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复苏,旅游招聘市场逐渐活跃,但与此同时,“旅游招聘传销”这一隐蔽性较强的非法活动也悄然滋生,不少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和转行群体因缺乏警惕而上当受骗,这类骗局通常以“高薪旅游岗位”“免费全球游”为噱头,实则利用旅游行业的名义从事传销活动,不仅侵害求职者的财产权益,更可能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将详细剖析旅游招聘传销的常见套路、识别方法及防范措施,帮助求职者有效规避风险。

旅游招聘传销的常见套路与特征
旅游招聘传销往往披着“正规旅游公司”“国际旅行社”的外衣,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诱人招聘信息,其核心手段是通过“拉人头”“交入门费”等方式发展下线,形成层级返利模式,具体而言,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
虚假招聘信息,承诺“低门槛高回报”
骗子通常以“旅游顾问”“出境领队”“国际研学导师”等职位为名,宣称“无需经验、无学历要求,月薪过万”“免费国内外旅游,边玩边赚钱”,某案例中,传销组织以“环球旅行体验师”为招聘名目,要求求职者先缴纳“培训费”“服装费”3000-5000元,随后以“实习期无底薪+拉人头提成”的模式,诱导其发展下线,承诺“每发展1人可获得2000元提成,下线再发展人员可获得层级返利”。 -
混淆“旅游业务”与“拉人头”本质
正规旅游企业的招聘核心是旅游服务能力,而传销组织会将“拉人头”包装成“团队扩张”“市场推广”,求职者入职后,往往发现并无实际旅游业务,而是被要求每天参加“洗脑课程”,学习如何诱骗亲友加入,甚至通过“旅游体验”“免费考察”等名义,将新成员诱骗至异地限制自由,迫使其交钱“加入项目”。 -
要求缴纳“费用”并控制人身自由
多数旅游招聘传销会在入职前以“保证金”“服装费”“培训材料费”等名义收取费用,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部分组织还会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银行卡,限制其通讯和自由,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逼迫其继续发展下线或缴纳更多“费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利用“旅游噱头”掩盖非法性质
传销组织常以“公司组织免费旅游”“考察海外分部”为借口,将成员带至偏远地区或封闭场所,在旅游过程中进行集中洗脑,某传销组织以“东南亚旅游考察”为名,将求职者骗至国外后,没收护照并限制其行动,强迫其参与传销活动。
如何识别旅游招聘传销的“危险信号”
求职者在面对旅游招聘信息时,需警惕以下“危险信号”,避免落入陷阱:
危险信号 | 具体表现 | 正规企业对应特征 |
---|---|---|
招聘门槛极低 | “不限学历、经验,年龄18-50岁均可” | 旅游行业岗位通常要求相关专业背景、语言能力或从业经验 |
薪资结构模糊 | “月薪过万,底薪+高额提成”,但不说明提成来源 | 明确薪资构成,如“底薪+业绩提成”,提成与实际旅游业务挂钩 |
收取名目费用 | 要求缴纳“培训费”“保证金”“服装费”等 | 正规企业不收取任何费用,费用均通过正规渠道代扣代缴 |
强调“拉人头” | “推荐好友入职可获得高额奖励”“团队业绩分红” | 招聘核心为个人能力,而非发展下线 |
控制人身自由 | 以“封闭培训”“集体活动”为由限制通讯、自由 | 尊重员工个人自由,培训和工作场所公开透明 |
防范旅游招聘传销的实用建议
-
核实企业资质,拒绝“口头承诺”
求职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注册信息,核实其是否具备《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于招聘信息中提到的“分公司”“办事处”,需确认其是否在注册地备案,警惕“皮包公司”或虚假注册的传销组织。 -
警惕“预付费”“保证金”等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任何要求先交费的招聘信息均涉嫌违法,求职者应坚决拒绝,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通过正规渠道投递简历
优先选择企业官网、知名招聘平台(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等正规渠道投递简历,避免轻信社交媒体、短信中的“高薪急聘”信息,对于主动联系且信息模糊的“猎头”,需进一步核实其身份和公司背景。 -
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若已陷入传销组织,应尽量保留招聘信息、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并设法联系家人或警方求助,若仅接触招聘阶段但未交钱,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避免他人受骗。
相关问答FAQs
Q1:旅游招聘传销和正规旅游企业的“销售提成”有什么区别?
A:正规旅游企业的销售提成基于真实的旅游业务,如旅行社导游、旅游顾问的提成来源于游客的实际消费(如门票、酒店、线路销售等),且薪资结构透明,需依法纳税,而旅游招聘传销的“提成”本质是发展下线的“人头费”,无实际业务支撑,层级返利模式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且往往伴随非法拘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Q2:如果怀疑自己遇到了旅游招聘传销,应该如何自救?
A:保持冷静,避免与传销组织发生正面冲突,暗中收集证据(如培训资料、转账记录、通讯记录等),寻找机会联系家人或朋友,告知自己的位置和情况,请求帮助报警,若人身自由受限,可假装顺从,寻找外出机会(如购物、就医时)向警方或路人求助,报警后积极配合调查,向警方提供所有证据,协助打击传销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