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路由器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设备,其命令行界面(CLI)是网络管理员进行配置、管理和故障排查的主要工具,掌握Cisco路由命令对于确保网络稳定运行、优化性能以及快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常用的Cisco路由命令,涵盖基本配置、路由协议、网络服务、安全配置及故障排查等多个方面,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命令。

在基本配置方面,进入特权执行模式是操作的第一步,通过命令enable
从用户模式进入,若需设置密码可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enable password
或enable secret
(后者加密存储),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使用configure terminal
,随后可对设备进行整体参数设置,配置主机名(hostname)是标识设备的基本操作,例如hostname Router-A
可将设备命名为Router-A,接口配置是关键环节,进入接口模式需使用interface
命令,如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通过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实现,激活接口则需输入no shutdown
,保存配置使用write memory
或简写的wr
,而擦除启动配置则通过erase startup-config
完成,重启设备命令为reload
。
路由协议配置是Cisco路由器的核心功能,静态路由配置简单直接,适用于小型网络或特定路径需求,命令格式为ip route <目标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出接口>
,例如ip route 10.0.0.0 255.0.0.0 192.168.1.2
,动态路由协议中,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协议,其启用命令为router rip
,宣告网络使用network <网络地址>
,如network 192.168.1.0
,关闭自动汇总可避免路由不连续问题,命令为no auto-summary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链路状态协议,配置时需先进入OSPF配置模式router ospf <进程ID>
,例如router ospf 1
,然后使用network <网络地址> <反掩码> area <区域ID>
宣告接口参与OSPF,如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Cisco专有的高级距离矢量协议,配置命令为router eigrp <AS号>
,宣告网络与OSPF类似,如network 192.168.1.0 0.0.0.255
,还可通过variance <倍数>
实现负载均衡,或bandwidth-percent <百分比>
设置EIGRP带宽容限。
网络服务配置中,DHCP服务可动态分配IP地址,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ip dhcp pool <池名称>
创建地址池,随后通过network <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
定义可分配网段,default-router <默认网关>
指定DHCP客户端的网关,dns-server <DNS服务器IP>
可选配置DNS服务器地址,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用于解决IP地址不足问题,配置时需定义内部和外部接口,如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下输入ip nat inside
,interface Serial0/0/0
下输入ip nat outside
,配置动态NAT使用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 pool <池名称> overload
,静态NAT则通过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内部IP> <外部IP>
实现。
安全配置对保护网络至关重要,访问控制列表(ACL)用于过滤流量,标准ACL基于源IP地址,命令为access-list <列表号> permit/deny <源IP地址> <通配符掩码>
,例如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应用在接口靠近目标的方向;扩展ACL可基于源/目的IP、端口等多条件过滤,命令格式更复杂,如access-list 101 permit tcp 192.168.1.0 0.0.0.255 10.0.0.0 0.0.0.255 eq 80
,配置登录认证可增强设备安全性,使用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线路,login local
启用本地用户认证,username <用户名> privilege <级别> password <密码>
创建本地用户,VTY(虚拟终端)线路用于远程访问,配置方式与控制台类似,如line vty 0 15
后设置登录认证和密码。

故障排查命令是网络管理员必备技能。ping
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如ping 192.168.1.1
;traceroute
或tracert
跟踪数据包路径,traceroute 8.8.8.8
可显示到达目标主机的中间跳,查看路由表使用show ip route
,通过show ip route <协议>
可筛选特定协议路由,如show ip route ospf
,接口状态检查命令为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显示所有接口的IP地址和状态,查看配置信息使用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启动配置为show startup-config
,监控CPU和内存使用情况通过show processes cpu sorted
和show memory statistics
,帮助判断设备负载,NAT转换表查看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DHCP地址分配情况通过show ip dhcp binding
检查。
以下是Cisco路由命令的常用操作分类及示例表格:
操作类别 | 命令示例 | 功能说明 |
---|---|---|
基本配置 | enable , configure terminal , hostname R1 , interface Gig0/0 |
进入特权模式、全局配置、设置主机名、进入接口 |
接口IP配置 |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no shutdown |
配置IP地址、激活接口 |
静态路由 | ip route 10.0.0.0 255.0.0.0 192.168.1.2 |
配置静态路由,指定下一跳 |
RIP配置 | router rip , network 192.168.1.0 , no auto-summary |
启用RIP协议、宣告网络、关闭自动汇总 |
OSPF配置 | router ospf 1 ,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
启用OSPF、宣告接口到区域0 |
EIGRP配置 | router eigrp 100 ,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 variance 2 |
启用EIGRP、宣告网络、设置负载均衡倍数 |
DHCP配置 | ip dhcp pool POOL1 , 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 default-router 192.168.1.1 |
创建DHCP地址池、定义网段、设置网关 |
NAT配置 | ip nat inside , ip nat outside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POOL1 overload |
定义内外接口、配置动态NAT(PAT) |
ACL配置 |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 ip access-group 1 in |
创建标准ACL、在接口应用入站规则 |
故障排查 | ping 8.8.8.8 , traceroute 8.8.8.8 , show ip route ,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
测试连通性、跟踪路径、查看路由表、检查接口状态 |
掌握这些Cisco路由命令后,还需注意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和“变更管理流程”,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网络中断,对于复杂网络环境,建议结合文档记录和备份配置,确保网络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相关问答FAQs:

Q1: 如何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并排除某些静态IP地址?
A1: 配置DHCP服务时,首先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创建地址池,例如ip dhcp pool LAN_POOL
,然后定义网络范围、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如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1.1
,若需排除静态IP地址,可在创建地址池前使用ip dhcp excluded-address <起始IP> <结束IP>
命令,例如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 192.168.1.10
,这样DHCP服务器将不会分配192.168.1.1至192.168.1.10范围内的IP地址,这些地址可手动分配给服务器或其他需固定IP的设备。
Q2: 当Cisco路由器无法学习到动态路由时,应如何排查?
A2: 排查动态路由学习问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检查物理层和链路层状态,使用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确认接口是否为up/up
状态,若接口down需检查线缆和两端设备配置。 - 验证路由协议配置,使用
show running-config | section <协议>
(如show running-config | section ospf
)检查是否正确启用协议并宣告网络。 - 查看邻居状态,RIP使用
show ip protocols
检查更新源和邻居列表,OSPF使用show ip ospf neighbor
确认邻居是否建立(需处于FULL状态),EIGRP使用show ip eigrp neighbors
检查邻居表。 - 检查访问控制列表是否阻止路由更新,使用
show ip access-lists
查看ACL规则,确保路由协议端口(如RIP的520端口、OSPF的89端口)未被过滤。 - 查看调试信息,谨慎使用
debug ip ospf hello
、debug eigrp packets
等命令观察路由更新过程,注意调试完成后需用undebug al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