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画重点是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取、筛选和组织的过程,这一步直接关系到解题思路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很多学生面对应用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和利用题目中的核心要素,以下是画重点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结合实例和表格进行详细说明,帮助读者系统掌握这一技能。 并圈画关键词是画重点的第一步,关键词包括数据、单位、条件、问题等,数据是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如“甲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乙车比甲车每小时快10千米”,其中的“60”“10”就是关键数据;单位则需特别注意,如“小时”“千米”“吨”等,避免单位混淆导致计算错误;条件是题目中给出的限制或关系,如“相遇时”“剩余部分”“不超过”等;问题则是需要求解的目标,如“求总路程”“求平均速度”“求最大值”等,在圈画时,可用不同符号区分,例如数据用横线,条件用波浪线,问题用方框,这样便于后续梳理。 中的数量关系是画重点的核心,数学应用题的本质是数量关系的表达,画重点的过程就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和差关系、倍数关系、比例关系、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时间关系、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效率-时间关系等。“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两队合作需要几天?”这里的关键数量关系是“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甲队效率为1/10,乙队效率为1/15,合作效率为两者之和,通过画重点,可以快速提取这些关系,避免遗漏,对于复杂题目,可能需要画线段图、列表格或示意图来辅助理解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可画一条线段表示总路程,标出两车出发点和行驶方向,直观展示“路程和=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注隐含条件和易错点是画重点的重要补充,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中,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才能发现。“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10只,腿共28条”,隐含条件是“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商品打八折出售”,隐含条件是“现价=原价×80%”,这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若忽略则会导致错误,还需注意题目中的易错点,如“增加到”与“增加了”的区别(前者表示原量+增加量,后者仅指增加量)、“不大于”表示“≤”等,在画重点时,可将隐含条件用括号标注,易错点用星号标记,提醒自己注意。

梳理问题目标并规划解题步骤,画重点不仅要关注已知信息,还要明确最终要求什么,避免解题方向偏离,题目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则目标总量是“零件总数”;问“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个?”则需先求“总人数”和“总零件数”,明确问题后,可规划解题步骤,如“先求A,再求B,最后用C公式计算”,对于多步问题,可画流程图或分步骤标注,确保逻辑连贯。“某商店促销,买3件打9折,买5件打8折,小明买了4件,每件原价100元,需付多少钱?”问题目标是“总费用”,步骤为:先判断4件属于“买3件”还是“买5件”的促销范围(实际为买3件+1件原价),再计算打折部分和原价部分的费用,最后相加。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画重点的方法,以下通过表格对比不同类型应用题的画重点要点: 类型 | 关键要素 | 画重点示例 | 常见数量关系 | |----------------|-------------------------|-------------------------------------|----------------------------| | 行程问题 | 速度、时间、路程、方向 | “甲速60km/h,乙速50km/h,相向而行” |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 | 工程问题 | 工作量、效率、时间 | “甲单独做10天,乙单独做15天” | 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 | | 利润问题 | 成本、售价、利润率 | “进价200元,利润率20%” | 售价=成本×(1+利润率) | | 浓度问题 | 溶液、溶质、浓度 | “盐水100kg,浓度15%”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 | 分数应用题 | 单位“1”、分率、具体量 | “修了全长的1/4,还剩300米” | 具体量=单位“1”×分率 |

在画重点的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一些常见误区,一是避免机械圈画,只划不思考,例如划出“快”“慢”等词却不分析具体关系;二是避免遗漏信息,尤其是题目中分散的条件,需反复核对;三是避免主观添加条件,严格按照题目文字提取信息,不凭经验臆断。“一个数的3倍比它大6”,不能直接认为是“3倍数-数=6”,而应明确“3倍数-数=6”。

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画重点后的检查与整理是确保解题正确的重要环节,完成信息提取后,可快速浏览圈画内容,确认数据、条件、问题是否完整对应,数量关系是否合理,若题目问“最少需要几天”,则需思考是否涉及“进一法”或取最小值;若涉及多个未知数,需标注清楚对应关系,避免混淆,通过整理,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为后续计算奠定基础。

相关问答FAQs:

  1. 问:应用题中遇到多余的信息怎么办?
    答:应用题中有时会设置干扰信息,与解题无关,画重点时需先明确问题目标,只提取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小明有10本书,其中5本是故事书,3本是科技书,他借给小红2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书?”问题目标是“剩余书本总数”,与“故事书、科技书的分类”无关,只需用“10-2”即可,若不确定信息是否多余,可尝试代入解题过程,若不影响结果则可忽略。

  2. 问:如何提高画重点的效率?
    答:提高效率需通过刻意练习培养“关键词敏感度”,一是总结常见题型的高频词汇,如行程问题的“相遇”“追及”,工程问题的“合作”“单独”等;二是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用符号快速标记;三是多做对比练习,如对比“增加了”和“增加到”的题目,强化条件辨析能力;四是定期复盘错题,分析因画重点失误导致错误的原因,针对性改进,随着练习的增多,对关键信息的提取速度和准确性会逐步提升。

    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数学应用题如何画重点?-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