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学生讲解英语介词时,关键在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实物和动作,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互动游戏和直观的教具,让孩子在“玩中学”“用中学”,以下是详细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从生活场景入手,建立“位置”和“方向”的直观感知
介词的核心是表示“位置、方向、时间、方式”等关系,对小学生来说,“位置”是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可以从他们熟悉的教室、书包、玩具等场景切入,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描述,感受介词的存在。
拿出一个铅笔盒和一支铅笔,边演示边说:“Look! The pencil is in the pencil box.(铅笔在铅笔盒里面)” “Now, I put the pencil on the desk.(现在我把铅笔放在桌子上)” “Let’s put the pencil under the book.(让我们把铅笔放在书下面)” 通过“放铅笔”这个动作,孩子能直观看到“in”(在里面)、“on”(在上面)、“under”(在下面)的位置差异。
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孩子开口:“Where is your ruler?(你的尺子在哪里?)” 孩子可能会回答:“It’s in my pencil case.(在我的笔袋里)” 或者 “It’s on my English book.(在我的英语书上)” 这种“提问—观察—回答”的互动,能让孩子在真实语境中理解介词的用法。
用动作和表演,让介词“动”起来
小学生对动态的记忆比静态文字更深刻,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或“角色扮演”让介词变得生动。

- in:张开双臂画一个大圆圈,说“I’m in the circle.(我在圆圈里面)”,让孩子也站进圆圈;
- on:双手平举,模拟“站在桌子上”,说“I’m on the desk.(我‘在’桌子上)”(注意强调是模拟,避免危险);
- under:蹲下身体,说“I’m under the chair.(我在椅子下面)”;
- behind:转身站到某个物体后面,说“I’m behind the door.(我在门后面)”;
- next to:站在同学身边,说“I’m next to Tom.(我挨着汤姆)”。
还可以玩“介词指令游戏”:老师说“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把手放在头上)”“Jump over the rope.(跳过绳子)”,孩子根据指令做动作,在运动中理解“over”(越过)、“on”(在…上面)等介词的方向含义。
借助儿歌、故事和图片,强化记忆
趣味性强的儿歌和故事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可以编一些简单重复的儿歌,配合动作:
“In, in, in the box,(在盒子里)
On, on, on the fox,(在狐狸身上)
Under, under, under the tree,(在树下)
Prepositions for you and me!”(介词为你为我!)
或者用绘本故事,Where’s Spot?》(《小玻在哪里?》),通过翻翻书让孩子寻找小玻:“Is he in the box?(他在盒子里吗?)”“No! He’s behind the door.(不!他在门后面)” 故事中的重复句型和画面,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介词的用法。
图片辅助也很重要:准备一组对比图片,猫在盒子里面(cat in the box)”和“猫在盒子上面(cat on the box)”,让孩子观察并说出介词,或者让孩子自己画一幅画,用介词描述画中物品的位置,The ball is under the bed.(球在床下)”。
分类对比,区分易混淆介词
小学生容易混淆的介词主要有“in/on/under”“in front of/behind”等,可以通过表格对比,结合场景帮助孩子区分:
介词 | 含义 | 示例场景 | 儿歌辅助记忆 |
---|---|---|---|
in | 在…里面 | 铅笔在笔袋里(pencil in the pencil case) | “In, in, in the bag,东西里面装得下” |
on | 在…上面(接触) | 书在桌子上(book on the desk) | “On, on, on the desk,东西上面放得稳” |
under | 在…下面 | 猫在椅子下(cat under the chair) | “Under, under, under the chair,下面藏着小秘密” |
in front of | 在…前面(外部) | 我在老师前面(I’m in front of the teacher) | “Front, front, in front of,前面看得见” |
behind | 在…后面 | 树在房子后面(tree behind the house) | “Behind, behind, behind the house,后面躲猫猫” |
对比时强调“in”是“ enclosed space”(封闭空间,如“in the room”)、“on”是“on a surface”(表面上,如“on the wall”),“under”是“below something”(在…正下方),通过具体场景让孩子感受差异,而不是死记硬背定义。
在游戏和任务中巩固运用
单一讲解容易枯燥,设计“寻宝游戏”“介词填空画”等游戏,让孩子在运用中巩固知识。
- 寻宝游戏:把一个小玩具藏起来,用介词提示孩子:“It’s in the red box, under the blue book.” 孩子根据提示找到玩具,就能理解介词表示的位置关系;
- 介词填空画:画一张简单的房间图,让孩子用介词描述物品位置,如“The bed is next to the window.(床挨着窗户)”“The ball is on the bed.(球在床上)”;
- 句子接龙:老师说“I see a bird…”,孩子接“in the tree”,老师说“She is running…”,孩子接“to the door”(引入简单方向介词“to”)。
从位置介词扩展到时间、方式介词
当孩子熟练掌握位置介词后,可以逐步引入简单的时间介词(如“at 7 o’clock”“on Monday”“in summer”)和方式介词(如“by bus”“with my hand”),同样结合生活场景:
- 时间介词:每天早上说“I get up at 6:30.(我6点30起床)”“We have English class on Monday.(我们周一上英语课)”;
- 方式介词:展示坐公交车的图片,说“I go to school by bus.(我坐公交车去学校)”,举起手说“I write with my pencil.(我用铅笔写字)”。
时间介词可以和日历、钟表结合,方式介词可以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如吃饭用筷子“with chopsticks”)联系,让孩子知道介词不仅表示位置,还和时间、方式有关。
相关问答FAQs
Q1:小学生总是混淆“in front of”和“behind”,怎么区分?
A:可以用“身体站位法”帮孩子理解:让孩子面朝黑板站,老师说“in front of”,孩子就站在黑板前(面对黑板,老师在后面);老师说“behind”,孩子就转过身,背对黑板(老师在前面),还可以用玩具演示:把小熊放在娃娃前面,说“The bear is in front of the doll.”;把小熊移到娃娃后面,说“The bear is behind the doll.”,通过“面对面”和“背对背”的直观对比,孩子能快速记住:in front of是“在…外部前面”(两者朝向相同),behind是“在…后面”(两者朝向相反)。
Q2:如何让孩子主动用介词造句,而不是被动记忆?
A:可以从“描述身边物品”开始,每天花5分钟“介词小分享”:让孩子带一件喜欢的玩具到学校,用介词描述它的位置,My toy car is in my bag. on the desk. under the chair.”,或者设计“家庭照片任务”:让孩子回家拍一张照片,用介词描述照片中的物品,The cat is on the sofa.(猫在沙发上)”,第二天分享给同学,还可以玩“介词接龙游戏”,比如孩子说“I go to the park…”,家长接“on Saturday”,孩子说“I see a dog…”,家长接“in the park”,通过互动造句,让孩子感受到介词是“有用、有趣”的,从而主动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