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MHDD检测硬盘坏道时,若发现存在坏道,可通过特定命令屏蔽以提升硬盘可用性或数据安全性,MHDD是一款经典的硬盘检测与修复工具,其坏道屏蔽功能主要通过低级格式化(LLF)方式将坏道所在物理单元标记为不可用,避免系统访问导致数据异常或硬件损伤,以下是关于MHDD坏道屏蔽命令的详细说明及操作流程。

MHDD坏道屏蔽的核心原理
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逻辑坏道可通过软件修复(如CHKDSK),而物理坏道是磁盘盘片物理损伤,无法通过软件修复,只能通过低级格式化将其标记为“不可用区域”,防止磁头访问时产生异常噪音、卡顿或进一步损坏,MHDD的坏道屏蔽功能通过向硬盘固件发送指令,将坏道对应的CHS(柱面-磁头-扇区)或LBA(逻辑块地址)信息写入硬盘的P-list(缺陷列表)或G-list( grown defect list),使硬盘固件自动跳过这些区域。
准备工作:使用MHDD的注意事项
- 数据备份:屏蔽坏道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低级格式化会清除硬盘所有数据,且物理坏道可能导致数据读取失败,备份是防止数据丢失的关键。
- 启动环境:MHDD需在DOS环境下运行,可通过制作启动U盘(如使用Win32DiskImager将MHDD镜像写入U盘)或光盘启动。
- 硬盘连接:建议将待检测硬盘作为从盘连接(若为主盘,需确保系统盘无数据),避免影响系统运行,IDE用户需设置跳线,SATA用户可能需通过主板BIOS切换模式(如IDE/AHCI)。
- 版本选择:推荐使用MHDD 4.6以上版本,支持更多硬盘型号和功能,可通过官网或可靠渠道下载。
MHDD坏道屏蔽命令详解
基础检测命令:SCAN
- 功能:扫描硬盘坏道,生成坏道列表,为屏蔽提供依据。
- 语法:
SCAN [起始LBA] [结束LBA] [模式] [超时]起始LBA:扫描起始逻辑块地址,默认为0(从硬盘开始扫描)。结束LBA:扫描结束逻辑块地址,默认为硬盘最大容量(可通过CMD:ID查看)。模式:扫描模式,-t为时间模式(按时间扫描,单位秒),-r为修复模式(尝试修复坏道,慎用),-n为非破坏性扫描(不写入数据)。超时:读取扇区的超时时间(毫秒),默认130ms,坏道较多时可适当调高(如200ms)。
- 示例:
SCAN 0 100000 -t 200(从LBA 0扫描至LBA 100000,时间模式,超时200ms)。 - 结果解读:扫描过程中,MHDD会显示(错误)、(超时)、(坏道)等符号,红色标记的扇区为严重坏道,需重点记录。
坏道屏蔽命令:DISKEDIT(手动标记)与HPA(隐藏区域)
-
DISKEDIT手动标记P-list
- 功能:通过编辑硬盘固件P-list,将坏道对应的LBA/CHS标记为永久缺陷。
- 步骤:
- 输入
DISKEDIT进入编辑模式,选择硬盘(若多硬盘,需先通过CMD:ID确认目标硬盘)。 - 输入
P进入P-list编辑界面,查看已有缺陷列表。 - 按
Insert键添加新条目,输入坏道的CHS或LBA信息(需提前通过SCAN记录)。 - 保存后退出,重启电脑使固件生效。
- 输入
- 注意:此操作需对硬盘固件结构有一定了解,误操作可能导致硬盘不可用,建议新手谨慎使用。
-
HPA(Host Protected Area)隐藏坏道区域
- 功能:通过设置HPA,将包含坏道的硬盘尾部区域隐藏,使系统无法访问。
- 语法:
HPA [新容量]新容量:设置硬盘显示容量(单位为MB),需小于实际容量,以跳过坏道区域。
- 示例:若硬盘实际容量500GB,坏道位于450GB之后,输入
HPA 460000(将显示容量设置为460GB,隐藏400GB后的区域)。 - 局限性:HPA仅隐藏区域,未修复坏道,且可能影响硬盘性能(如隐藏区域过大)。
-
使用
ERASE命令结合SCAN自动屏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功能:通过擦除扇区并重新映射,部分硬盘可自动将坏道加入G-list。
- 语法:
ERASE [起始LBA] [结束LBA] - 示例:
ERASE 1000 2000(擦除LBA 1000-2000区域,观察是否自动屏蔽)。 - 注意:
ERASE会破坏数据,仅适用于无重要数据的硬盘,且需硬盘支持自动重映射功能。
高级命令:FILL与VERIFY验证屏蔽效果
- FILL命令:向指定区域填充数据,用于测试坏道是否已被屏蔽。
- 语法:
FILL [起始LBA] [结束LBA] [填充值] - 示例:
FILL 0 1000 0x00(向LBA 0-1000填充0x00数据,若报错则说明屏蔽失败)。
- 语法:
- VERIFY命令:验证硬盘数据完整性,检查屏蔽区域是否被访问。
- 语法:
VERIFY [起始LBA] [结束LBA] - 示例:
VERIFY 0 1000(验证LBA 0-1000,若无错误则屏蔽成功)。
- 语法: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扫描坏道:运行
SCAN命令全面扫描硬盘,记录坏道位置(LBA/CHS)。 - 选择屏蔽方法:根据坏道分布选择手动标记(
DISKEDIT)、隐藏区域(HPA)或自动重映射(ERASE)。 - 执行屏蔽:输入对应命令并确认,等待操作完成(可能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
- 验证效果:通过
VERIFY或FILL测试屏蔽区域,确保坏道无法被访问。 - 重启电脑:屏蔽后需重启,使硬盘固件加载新的缺陷列表。
重要注意事项:
- 风险提示:低级格式化和坏道屏蔽存在硬件损坏风险,尤其是对于老旧硬盘,操作前需评估硬盘价值。
- 兼容性:部分硬盘(尤其是希捷、西数新盘)可能限制MHDD的低级访问权限,导致屏蔽失败。
- 替代方案:若MHDD无效,可使用硬盘品牌官方工具(如WD DLG、SeaTools)进行坏道修复与屏蔽。
相关问答FAQs
Q1:MHDD屏蔽坏道后,硬盘容量会减少吗?
A:是的,若使用HPA命令隐藏坏道区域,硬盘显示容量会减少;若通过DISKEDIT标记P-list,硬盘实际物理容量不变,但系统会跳过坏道区域,可用容量可能略有下降(取决于坏道数量),建议屏蔽前通过CMD:ID查看硬盘原始容量,以便对比变化。
Q2:MHDD屏蔽坏道后,硬盘还能正常使用吗?
A:若坏道数量较少且分布合理,屏蔽后硬盘可暂时正常使用,但存在潜在风险:物理坏道可能扩散,导致后续屏蔽区域失效;频繁访问屏蔽区域可能加速磁头损耗,建议屏蔽后作为次要存储设备使用,并定期备份数据,重要数据仍需迁移至健康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