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套现招聘”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本质是通过招聘行为实现资金快速转移或套取利益,而非真正吸纳人才,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就业市场秩序,更可能对求职者造成经济损失,需引起高度警惕。

“套现招聘”通常具有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招聘门槛异常宽松,对学历、经验等要求极低,甚至“无门槛入职”;二是承诺薪资远高于市场水平,如“月薪过万”“日结高薪”等诱惑性条件;三是入职前以“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或要求办理信用卡、网贷作为“工资账户”;四是入职后安排与岗位无关的工作,如强制购买指定产品、发展下线等,甚至直接失联,这些操作往往以“招聘”为幌子,实则是非法集资、传销或诈骗的变种。
从操作模式看,“套现招聘”者常利用求职者对高薪的渴望心理,通过虚假岗位信息吸引应聘者,某公司以“数据录入员”为名招聘,要求“入职前缴纳5000元培训保证金”,承诺培训后月入过万,实则收取费用后消失,还有部分企业与网贷平台勾结,诱导求职者办理高额信用卡或消费贷,称“资金用于公司代发工资”,实则将贷款资金非法占有,这类行为不仅违反《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
求职者如何识别并规避“套现招聘”?应通过正规求职渠道投递简历,优先选择知名招聘平台或企业官网,对来源不明的招聘信息保持警惕,面对“高薪低门槛”的岗位要理性判断,若薪资水平与岗位需求严重不符,或要求提前缴纳费用、提供个人征信信息等,需高度警惕,入职前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信息,核实企业是否存在异常经营记录,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薪资结构、工作内容及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口头承诺,若遭遇“套现招聘”,应立即向劳动监察部门、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以下为“套现招聘”常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对比:

| 风险点 | 防范措施 |
|---|---|
| 无门槛入职、薪资虚高 | 核实岗位真实性,通过企业官网或官方客服确认招聘信息 |
| 入职前收取各种费用 | 拒绝任何形式的“保证金”“培训费”,正规企业不会以招聘名义敛财 |
| 要求办理网贷、提供征信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警惕“代发工资”等说辞 |
| 入职后工作内容与岗位不符 |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发现异常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 |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入职后被要求购买公司产品才能获得工资,这是否属于“套现招聘”?
A1:是的,这属于“套现招聘”的常见变种,正规企业不会以“购买产品”作为发放工资的前提,若入职后强制要求购买指定产品且无法退货,或需达到一定销售额才能获得底薪,本质上是通过招聘行为销售产品、转移资金,涉嫌违法,求职者可保留相关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Q2:如何判断招聘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A2: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一是核实企业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信息、经营状态及行政处罚记录;二是查看招聘细节,正规岗位会明确工作内容、薪资结构(底薪+绩效)、福利待遇等,而非模糊的“高薪提成”;三是面试流程,正规企业面试通常包含专业考核、HR沟通等环节,而非急于收取费用或要求立即办理网贷,若招聘流程过于简单或存在异常,需谨慎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