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华为交换机堆叠命令如何配置与使用?

华为交换机堆叠技术通过将多台物理交换机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实现了带宽倍增、管理简化和高可用性提升,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的核心层、汇聚层及高密度接入场景,堆叠的组建与维护依赖特定的配置命令,以下从堆叠基础概念、典型配置流程、高级管理命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华为交换机堆叠命令如何配置与使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堆叠基础概念与准备

堆叠系统由主交换机(Master)和从交换机(Slave)组成,通过专用的堆叠成员端口(如华为S5700系列的Stack-Port)采用堆叠电缆(如Cab-PC-Stack-Loop)连接,支持链路聚合和冗余备份,确保堆叠链路的高可靠性,在配置前,需确认交换机型号是否支持堆叠、堆叠单板是否安装正确、堆叠端口及电缆规格是否匹配,并规划好堆叠成员的编号(通常为1-9),建议优先使用堆叠卡而非业务端口组建堆叠,以避免带宽占用。

堆叠典型配置流程

初始堆叠组建

将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电缆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或链形拓扑(推荐环形以实现冗余),然后通过Console口登录任意一台交换机,进入系统视图执行以下命令:

  • 设置堆叠模式:若交换机未加入堆叠,需先设置堆叠模式为stack-mode(部分型号默认为堆叠模式,无需手动配置)。
  • 配置堆叠ID:为每台交换机分配唯一且连续的堆叠ID,命令为stack-mac persist timer(可选,用于设置MAC地址保留时间)和stack <id>,例如在交换机A上执行stack 1,交换机B上执行stack 2,配置后交换机会自动重启并组建堆叠,重启后可通过display stack命令查看堆叠状态,确认成员角色(Master/Slave)和链路状态。

堆叠基础属性配置

堆叠组建成功后,可在Master交换机上统一配置堆叠系统参数:

  • 设置堆叠优先级:通过stack priority <priority-value>命令调整交换机成为Master的优先级(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默认为100),当Master故障时,优先级最高的Slave将自动选举为新的Master。
  • 配置堆置名称:使用stack name <name>为堆叠系统设置名称,方便管理识别。
  • 配置管理VLAN:在堆叠系统视图下通过vlan <vlan-id>创建管理VLAN,并配置接口IP地址(如interface Vlanif10ip address <ip> <mask>),实现堆叠系统的统一管理IP。

堆叠业务接口配置

堆叠系统在逻辑上视为一台交换机,业务接口(如Eth-Trunk、VLAN)配置只需在Master上执行,配置会自动同步到所有成员交换机,例如配置Eth-Trunk汇聚链路:

华为交换机堆叠命令如何配置与使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ystem-view
interface Eth-Trunk1
 mode lacp-static
 port load-balance src-dst-ma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eth-trunk 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eth-trunk 1

配置完成后,通过display eth-trunk查看聚合状态,确保成员端口正常加入。

堆叠高级管理命令

堆叠成员管理

  • 添加/移除成员交换机:若需向堆叠中新增交换机,先在物理上连接堆叠电缆,然后在Master上执行stack-member <id> renumber <new-id>重新编号,或直接通过stack <id>配置新交换机的堆叠ID;移除成员时,需先在待移除交换机上执行undo stack命令,待其退出堆叠后再断开物理连接。
  • 堆叠链路监控:使用display stack link查看堆叠端口的物理链路状态(如UP/DOWN、收发包统计),通过display stack port查看堆叠端道的逻辑状态,排查链路故障。

堆叠高可用性配置

  • 堆叠分裂检测:为避免堆叠因链路中断分裂成多个子堆叠,可配置分裂检测条件,如stack split-detect mode priority(基于优先级,Master优先保留)或stack split-detect mode timer <time>(基于定时器,超时未检测到Master则重启),确保堆叠系统的稳定性。
  • 主备切换:当Master故障时,系统自动触发主备切换,可通过display stack history-record查看切换记录,分析故障原因,手动切换可通过降低当前Master的优先级(如stack priority 0)触发。

堆叠软件升级与维护

  • 批量升级:在Master上将系统文件上传至存储卡,通过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设置配置文件,执行stack upgrade <image-file>命令,堆叠系统会自动将文件同步到所有成员并逐台重启升级,升级过程中可通过display stack upgrade status查看进度。
  • 配置备份与恢复:在Master上执行save命令会保存所有成员的配置,配置文件存储在Master的存储介质中;若需恢复配置,可通过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加载配置文件并重启堆叠系统。

堆叠配置注意事项

  1. 版本兼容性:堆叠成员交换机需为同一系列且软件版本兼容(版本差异需在指定范围内,如V200R019C10及以上版本支持混合版本堆叠,但建议统一版本以避免功能限制)。
  2. 链路冗余:堆叠链路建议采用全交叉连接(每台交换机至少连接两条堆叠链路至不同成员),避免单点故障;堆叠端口需开启Loopback-detection检测,防止环路。
  3. 配置同步:堆叠系统配置仅在Master上生效,从交换机的配置会被覆盖,因此所有配置操作需在Master上完成,且避免在堆叠组建过程中频繁重启交换机。
  4. 带宽规划:堆叠带宽受限于堆叠端口数量和速率(如S5700系列支持10G堆叠带宽),高带宽业务(如视频监控、数据中心)需确认堆叠总带宽是否满足需求。

相关问答FAQs

Q1: 堆叠组建后,如何确认哪台交换机是Master?
A: 登录堆叠系统后,在任意成员交换机上执行display stack命令,查看输出信息中的“Role”字段,显示为“Master”的即为主交换机;Master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状态灯常亮,而从交换机的堆叠端口灯可能为闪烁状态(具体指示灯含义参考设备型号说明书)。

Q2: 堆叠分裂后,如何处理多个子堆叠的情况?
A: 堆叠分裂时,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分裂检测策略(如优先级或定时器)保留一个合法子堆叠,另一个子堆叠的成员交换机会进入“Recovering”状态并尝试重新加入堆叠,此时需手动排查堆叠链路故障,修复物理连接后,在非法子堆叠的Master上执行stack force-leave命令强制退出成员,使其重新加入合法堆叠;若需合并子堆叠,需确保所有成员堆叠ID唯一,并在Master上通过display stack确认链路正常后,重启非法子堆叠的Master以触发重新组建。

华为交换机堆叠命令如何配置与使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