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现在进行时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

讲解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点时,要让课堂变得有趣,关键在于打破传统“规则灌输+机械练习”的模式,通过情境化、互动化、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主动感知、运用语法,从而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以下从教学理念、具体方法、活动设计和案例分享四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现在进行时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学理念:从“语法规则”到“动态故事”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现在进行时常被拆解为“be动词+v-ing”的结构规则,配合时间状语“now/right now”,这种抽象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有趣的教学应将语法融入“动态情境”——现在进行时的核心是“说话时正在发生的动作”,本质是“捕捉瞬间、描述当下”,教学设计要围绕“动态感”和“即时性”展开,让学生通过“看、听、演、创”等方式,直观感受“正在进行”的状态,用短视频、动画、现场演示替代静态例句,用“猜动作”“编故事”替代机械填空,让语法从“冰冷的规则”变成“生动的表达工具”。

具体方法:多感官联动,激活课堂互动

视觉导入:用“动态素材”建立直观感知

上课前准备3-5段短视频(10-15秒/段),内容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操场学生跑步、教室值日生擦黑板、厨房妈妈做饭、公园小朋友放风筝等,播放第一段视频(操场跑步)后暂停,提问:“What is he doing? 引导学生用中文回答“他在跑步”,再过渡到英文“He is running.” 板书并强调“is running”表示“说话时正在跑”,接着播放第二段视频(擦黑板),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引出“They are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通过对比“He is running.”“They are cleaning.”,学生能自主发现“be动词(is/am/are)+动词ing”的结构规律,教师再补充总结规则,这样比直接罗列规则更易理解。

视觉素材选择技巧:优先选择无对白的动态场景,避免学生分心;动作要明显(如“吃”“跳”“笑”等易观察的动作),初期避免复杂动作(如“思考”“讨论”)。

听觉互动:用“声音猜猜猜”强化动态感

准备包含现在进行时动作的音频(如电话铃声、炒菜声、狗叫声、雨声、笑声等),或用英文描述动作的音频(如“She is reading a book.”“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播放音频后,让学生模仿动作或猜测动作,再集体说出句子,播放“哗哗”的炒菜声,学生边模仿炒菜边说“He is cooking.”;播放笑声,学生捂着嘴笑并说“She is laughing.” 这种“听音辨动作+输出句子”的模式,能调动听觉和肢体动作,让语法学习更具趣味性。

现在进行时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升级玩法:分组进行“声音接力”,每组派代表上台发出动作声音(不能说话),组员用现在进行时句子描述,答对得分,激发团队竞争意识。

情境表演:让每个学生成为“故事主角”

现在进行时的核心是“描述当下”,而表演是最直接的“当下体验”,设计“动作接力”游戏:全班分为4-6组,每组5-6人,教师给出一个场景(如“公园”“学校食堂”“超市”),每组依次上台表演一个动作,下一位同学在前一位动作基础上继续表演,并用现在进行时句子描述。

  • 第一组学生A:假装看书,说:“I am reading a book.”
  • 学生B:走到A身边,假装递水,说:“He is reading a book. I am giving him water.”
  • 学生C:接过水假装喝,说:“She is giving me water. I am drinking.”
    最后每组形成一个小故事,教师用手机记录表演过程,回放时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复述内容,既巩固语法,又锻炼口语表达。

情境设计建议:场景要贴近学生生活(如“周末在家”“体育课”“生日派对”),角色分工明确(如“妈妈”“老师”“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创意输出:用“动态海报”和“故事接龙”深化运用

当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后,需通过开放性任务促进内化。

现在进行时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制作“我的此刻”动态海报
    让学生用手机拍摄自己正在做的3个动作(如写作业、吃水果、听音乐),打印成照片,在每张照片下方用现在进行时写句子:“I am doing my homework.”“I am eating an apple.”“I am listening to music.” 并在班级展示,介绍自己的“。
  • 小组故事接龙
    教师给出故事开头:“It's 7 p.m. now. Look at the Smith family. Mr. Smith is...” 每组轮流接一句,要求用现在进行时,且情节合理。
    组1:“Mr. Smith is watching TV.”
    组2:“Mrs. Smith is cooking dinner.”
    组3:“Their son is doing his homework.”
    组4:“Their daughter is playing with the cat.”
    最后各组分享完整故事,教师点评语法准确性和故事趣味性,让学生体会语法在真实表达中的作用。

易错点突破:用“对比法”和“错误案例”强化认知

学生在运用现在进行时常出现两个错误:一是be动词形式错误(如“He running.”漏掉is),二是动词ing形式错误(如“He is run.”忘记加ing),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对比纠错”和“趣味编题”的方式解决。

be动词“找朋友”游戏

制作卡片,一半写主语(I/He/She/They/We/The dog...),一半写be动词(am/is/are),让学生快速配对并大声读出,如“He + is = He is”“They + are = They are”,通过反复配对,强化be动词与主语的搭配记忆。

动词ing“变形记”口诀+动作

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动词ing规则:

  • 一般直接加(ing):做动作“跑”(run→running),边跑边重复“run-run-running”;
  • e结尾去e加(ing):做动作“写字”(write→writing),写完擦掉“e”比“+ing”;
  • 重读闭音节双写(ing):做动作“游泳”(swim→swimming),双手划水时强调“双写m”。
    每讲一个规则,配合夸张动作,让学生边做边记,避免枯燥背诵。

“错误诊所”小组竞赛

教师故意写出几个错误句子(如“I am play football.”“She are singing.”“The cats is sleeping.”),每组派“小医生”诊断错误并修改,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但需其他组纠正,通过“找错误”的过程,学生能主动回顾规则,印象更深刻。

教学效果评估:从“做题”到“表达”的转变

评估不应局限于选择题或填空题,而应观察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运用能力,下课前5分钟进行“快速播报”:教师随机指向教室里的物品或同学,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快速描述,如“Look! Lily is opening the door.”“The clock is ticking.”“Tom is taking notes.” 根据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表达准确性,判断其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同时让评估过程成为课堂的趣味延伸。

相关问答FAQs

Q1:学生总是混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怎么办?
A:可通过“对比场景”帮助学生区分,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男孩每天跑步”(习惯动作,用一般现在时:He runs every day.),另一张是“男孩此刻正在操场跑步”(正在进行的动作,用现在进行时:He is running now.),让学生观察动作的“持续性”(习惯)vs“即时性”(,再结合时间状语(every day/often vs now/right now)强化记忆,还可以设计“时间卡片配对”游戏:将主语、动词、时间状语分开,让学生搭配成正确句子,如“He/plays football/every Saturday”(一般现在时)vs“He/is playing football/now”(现在进行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Q2:如何让基础较弱的学生也积极参与现在进行时的互动?
A:降低参与门槛,采用“半开放”任务和“分层角色分配”,在“动作表演”中,基础弱的学生可以只做动作,说单词(如“running”“eating”),由基础好的学生补充句子(如“He is running.”);在“故事接龙”中,教师提供句型框架(如“Look!... is...ing.”),让学生只需填动词和宾语,如“Look! Tom is eating.” 同时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即使学生只说对一个单词,也及时肯定(如“Great! You said 'eating' perfectly!”),保护其积极性,可利用图片卡、实物等直观道具,让学生指着图片说“He is swimming.”,减少语言输出压力,逐步建立信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