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师确定目标时,需要结合项目需求、用户需求、商业目标以及自身设计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思考,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画图”或“美化”,而是通过策略性定位确保设计工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创造长期价值,具体而言,确定目标可分为以下核心步骤:

明确项目背景与核心需求
设计目标的起点始终是“为什么做这个设计”,设计师需深入理解项目所处的商业环境、用户场景及业务痛点,若是为一款电商APP改版,需先明确:当前用户流失率是否过高?转化率是否存在瓶颈?竞争对手的设计策略有何差异?通过用户调研(如问卷、访谈)、数据分析(如留存率、点击热力图)及竞品分析,提炼出核心问题——可能是商品页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或是支付流程繁琐引发放弃,设计目标需直接对应这些痛点,如“优化商品页信息架构,提升用户决策效率”或“简化支付步骤,将转化率提升15%”。
拆解目标层级:从战略到执行
设计目标需具备层次感,避免“大而空”或“小而碎”,通常可分为三个层级:
- 战略目标:与公司或产品整体方向对齐,如“通过设计升级品牌年轻化形象”“提升用户活跃度以支撑商业化变现”,这类目标需与产品经理、市场团队对齐,确保设计不偏离业务主航道。
- 用户目标:聚焦用户需求,解决具体问题。“降低新用户上手门槛,使首次使用完成率从60%提升至80%”“提升老年用户对字体大小的适配满意度”,用户目标需基于用户画像(如年龄、习惯、痛点)制定,避免主观臆断。
- 执行目标:可量化、可落地的具体指标,是设计方案的直接导向。“在注册流程中减少2个步骤”“将核心功能按钮点击率提升20%”“通过改版使页面加载速度缩短1秒”,执行目标需明确衡量标准(如数据指标、用户反馈),便于后续验证效果。
以下是目标层级拆表示例:
| 目标层级 | 电商APP改版案例 | 教育类APP案例 |
|----------|------------------|----------------|
| 战略目标 | 提升用户复购率,支撑GMV增长 | 打造“轻松学习”品牌形象,吸引K12用户 |
| 用户目标 | 优化商品推荐精准度,减少用户寻找时间 | 简化课程购买流程,降低决策焦虑 |
| 执行目标 | 将“猜你喜欢”页面的点击率从12%提升至20% | 将课程购买步骤从5步压缩至3步,完成率提升至70% |
平衡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
设计目标并非单方面满足用户或商业需求,而是寻找二者的平衡点,商业目标可能要求增加广告位以提升收入,但用户目标希望减少干扰;用户目标可能追求极致的个性化体验,但商业目标需控制开发成本,设计师需通过优先级排序(如KANO模型、MoSCoW法则)明确“必须做”的核心目标:

- 必备型需求:直接影响用户留存的基础功能(如支付安全、核心功能稳定性);
- 期望型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化项(如界面美观性、操作流畅度);
- 魅力型需求:超出用户预期的创新设计(如AI智能推荐、沉浸式交互);
- 无差异型需求:用户不敏感但对商业有价值的功能(如后台数据统计)。
通过这种平衡,确保设计既能解决用户痛点,又能为业务带来实际价值(如用户增长、收入提升、品牌口碑)。
验证目标可行性与资源匹配
目标确定后,需评估其可实现性,设计师需与开发、产品、运营团队沟通,明确时间周期、技术限制、预算资源等,若目标为“实现全端设计系统落地”,需确认开发团队是否有足够人力支持组件开发,是否有跨部门协作机制;若目标为“提升用户满意度至90%”,需验证当前数据基础(如现有满意度是否为60%)是否合理,避免目标过高导致执行压力过大,目标需具备“SMART”原则: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在3个月内,通过优化首页信息流,使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从90秒提升至120秒”。
动态调整目标:以数据与反馈为迭代依据
设计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在执行过程中,需通过用户测试(如A/B测试、可用性测试)、数据监控(如用户行为数据、NPS评分)持续验证目标达成情况,若某改版方案上线后,用户点击率未达预期,需分析是视觉吸引力不足、交互逻辑复杂,还是用户习惯未适应,进而调整设计策略或细化子目标,这种“设定目标-执行验证-迭代优化”的闭环,确保设计始终贴合实际需求,避免偏离方向。
相关问答FAQs
Q1: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有什么区别?如何确保目标不偏离原则?
A:设计原则是指导设计决策的底层逻辑(如“以用户为中心”“简洁易用”),而设计目标是具体要达成的结果(如“提升转化率”),原则是“道”,目标是“术”,为确保目标不偏离原则,需在设定目标时用原则校准:若目标为“通过增加弹窗提升广告点击率”,但违反了“减少用户干扰”的原则,则需调整方案(如优化弹窗时机、关闭便捷性),平衡商业目标与用户体验。

Q2:当多个目标冲突时(如用户体验与商业目标),如何优先级排序?
A:可参考“价值-成本”矩阵:优先选择“高价值、低成本”的目标(如优化核心功能交互,提升用户留存且开发成本可控);其次考虑“高价值、高成本”但长期回报显著的目标(如搭建设计系统,提升后续效率);暂缓“低价值、高成本”的目标(如过度复杂的个性化功能),需与业务团队对齐核心KPI,若当前阶段以“用户增长”为首要目标,则用户体验相关目标优先级更高;若以“短期变现”为目标,则商业目标可适度前置,但需避免损害长期用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