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教案

《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教案》

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教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课程主题

探索蜗牛的世界——用大颗粒乐高积木搭建创意蜗牛模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蜗牛的基本身体结构特征,包括壳、头、触角、腹足等部位。
  2. 熟练掌握使用大颗粒乐高积木进行拼接、组合的基本技巧,如插接、堆叠、固定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学会根据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乐高零件来构建蜗牛的各个部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真实的蜗牛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态特点,进而迁移到乐高搭建中,经历从观察到实践的过程,提升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想法、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品,增强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
  3. 在搭建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方案,培养学生耐心、细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准确构建出蜗牛的身体结构,尤其是螺旋形外壳的造型设计。
  2. 确保学生掌握大颗粒乐高积木的正确连接方式,使搭建的作品稳固且美观。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帮助学生发挥创意,在遵循蜗牛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元素或细节,让每个学生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个性差异。
  2. 解决在搭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构不稳定、零件松动等问题,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蜗牛相关图片、视频)、实物投影仪、各种颜色的大颗粒乐高积木套装若干套、展示台。
  2. 学具:每组一套完整的大颗粒乐高积木、记录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 10 分钟)

  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花园画面,里面有花朵、草地和小昆虫等元素,然后引出主角——蜗牛,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引导学生回答出“蜗牛”,接着进一步追问:“谁能来说一说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碎片,如蜗牛爬得慢、身上背着重重的壳等。
  2. 揭示课题: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后,说:“今天我们就要用神奇的大颗粒乐高积木来搭建一只属于自己的蜗牛,大家想不想试试?”从而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约 20 分钟)

  1. 认识蜗牛结构 |身体部位|特点描述|对应乐高搭建思路提示| |----|----|----| |壳|呈螺旋状,坚硬且具有保护作用|可选用弧形或半圆形的大块积木层层叠加形成类似螺旋的效果;也可以尝试用多个小块积木围绕中心轴旋转排列来模拟贝壳纹理| |头|相对较小,前端有口器和一对长长的触角|用较小的方块或圆柱体作为头部主体,再插上细长的条形积木当作触角;注意留出适当的空间以便后续安装其他部件| |腹足|扁平宽阔,用于爬行移动|可以用扁平的长方体积木拼凑出大致形状,边缘稍微处理圆润些会更逼真;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小凸起增加摩擦力感|
  2. 搭建步骤演示
    • 第一步:搭建底座:选取一块较大的平板作为基础底板,确定好整个作品的位置范围,然后在底板上合适位置放置一块稍厚的长方体积木作为支撑柱,这将是蜗牛身体的中心轴线。
    • 第二步:构建外壳:按照之前提到的螺旋形设计思路,开始围绕支撑柱逐层添加积木,先放一块较大的弧形积木作为第一层,之后依次向上缩小尺寸并错开一定角度摆放后续积木,直至达到理想的高度和宽度,每一层都要确保连接牢固,可以使用连接销或其他辅助零件加固。
    • 第三步:制作头部与触角: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安装准备好的小方块作为头部,并在其上方垂直插入两根细长的条形积木作为触角,为了使触角更加生动自然,可以适当弯曲它们的形状。
    • 第四步:完善腹足及其他细节:用扁平的长方体积木围绕底部边缘拼接出腹足的形状,并根据需要调整厚度和弧度,还可以给蜗牛添加眼睛(可用黑色圆点贴纸)、花纹装饰(不同颜色的小颗粒镶嵌)等个性化元素。

(三)学生实践操作(约 30 分钟)

  1. 分组安排: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5 人,为每个小组发放一套完整的大颗粒乐高积木材料包以及记录纸和笔,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包括任务分配、进度把控等。
  2. 自主创作: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搭建蜗牛模型,教师巡视各小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师的示范样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蜗牛进行改造或添加新的元素,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如镊子),避免受伤;并且要合理规划材料的使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 记录过程:要求学生在记录纸上画出自己小组的设计草图或者写下关键的搭建要点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和反思能力。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约 20 分钟)

  1. 成果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将完成的乐高蜗牛作品放置在展示台上,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创作理念、特色之处以及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2. 多元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维度|具体说明|分值范围| |----|----|----| |准确性|是否准确呈现了蜗牛的主要身体结构特征|0 20 分| |创意性|是否有独特的设计思路、新颖的元素添加或巧妙的细节处理|0 20 分| |稳定性|作品整体结构是否稳固,不易散架|0 20 分| |美观度|色彩搭配是否协调美观,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瑕疵|0 20 分| |团队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是否明确合理,合作是否默契高效|0 20 分|
  3. 颁奖激励: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为获奖小组颁发小奖品(如乐高主题徽章、笔记本等),对所有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相关问题与解答

如果在搭建过程中发现积木不够用了怎么办?

解答:首先不要慌张,可以先检查已使用的积木是否有多余或者可替换的部分,如果没有,可以考虑向老师求助借用其他小组暂时不用的相关类型积木;另外也可以尝试简化某些非关键部位的设计,减少对该种积木的需求;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现有积木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替代,比如用不同形状但功能相似的积木凑合着用,总之要灵活应对,尽量不影响整体作品的完成度。

怎样让自己搭建的蜗牛看起来更生动有趣呢?

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色彩搭配,选择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组合能让作品更吸引人眼球;二是增加动态元素,例如给触角安装可活动的关节使其能够摆动起来;三是添加场景互动元素,比如在旁边搭建一些小花、草丛等背景道具,营造出蜗牛生活的自然环境氛围;四是融入故事性元素,赋予蜗牛一个角色身份或者一段冒险经历,通过文字标签等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会使

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教案-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蜗牛大颗粒乐高搭建教案-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