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模板工程搭建,模板工程如何高效搭建?

模板工程搭建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施工效率和工程成本,作为混凝土结构成型的临时性支撑系统,模板工程不仅需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还需兼顾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以下从施工准备、模板选型、安装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模板工程搭建的核心要点。

模板工程搭建,模板工程如何高效搭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施工准备阶段需综合考虑设计图纸、现场条件和资源配备,技术人员应熟悉结构施工图,明确梁、板、柱等构件的尺寸、标高及节点做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现场需完成测量放线,确定模板安装位置和标高控制线,同时检查基层平整度,对局部凹凸处进行找平处理,材料进场验收必不可少,需检查模板、龙骨、支撑体系等构件的规格、质量及合格证明,杜绝使用变形、锈蚀或损伤的材料。

模板选型需根据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及施工周期综合确定,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模板类型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和大模板等,木模板适用于异形结构和小规模施工,具有加工灵活的优点,但周转次数较低;钢模板强度高、周转次数多,适合标准化程度高的框架结构;铝模板重量轻、安装便捷,且混凝土成型质量好,虽初期投入较高,但综合效益显著;大模板则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可提高施工效率,支撑体系方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和盘扣式脚手架应用广泛,其中盘扣式脚手架因承载力高、搭设速度快,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模板安装流程需遵循“先下后上、先非承重后承重”的原则,墙柱模板安装时,先根据控制线安装一侧模板,穿入对拉螺栓(间距通常为400-600mm),再安装另一侧模板,通过斜撑和地锚调整垂直度和稳定性;梁板模板安装应先搭设支撑架,铺设主龙骨(通常为钢管或方木),再安装次龙骨(间距200-300mm),随后铺设模板面板,对拼缝处采用胶带密封,确保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需检查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及接缝情况,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如轴线偏差≤5mm,截面尺寸偏差≤4mm。

质量控制贯穿模板工程全过程,混凝土浇筑前,需对模板系统进行预压,检验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观察模板变形情况,发现胀模、下沉等问题及时处理;拆模时间需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确定,侧模拆除需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底模拆除则需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如跨度≤8m的梁板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拆模),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修补,涂刷脱模剂,以提高周转次数。

模板工程搭建,模板工程如何高效搭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全管理是模板工程的重中之重,支撑体系基础必须坚实平整,遇有软弱地基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严禁悬空;立杆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等设置需经计算确定,严禁随意搭设;模板上堆料应均匀,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上下同一垂直面交叉作业。

相关问答FAQs
Q1:模板工程中如何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胀模问题?
A1:控制胀模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确保模板刚度足够,对高截面构件或大跨度结构适当增加对拉螺栓数量;二是模板拼缝严密,采用双面胶或海绵条封堵接缝;三是浇筑时控制下料高度和速度,避免局部荷载过大;四是振捣棒不得直接触碰模板,防止螺栓松动或变形。

Q2: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如何确定?
A2:立杆间距需根据模板类型、构件厚度、施工荷载及支撑材料性能通过计算确定,一般梁板结构中,木模板次龙骨间距200-300mm,主龙骨间距800-1200mm,立杆间距800-1200mm;钢模板次龙骨间距400-600mm,立杆间距1000-1500mm,具体数值应专项方案中明确,并经审批后实施。

模板工程搭建,模板工程如何高效搭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