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如何用cmd命令查看路由表?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命令提示符(CMD)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用户通过输入特定的命令来执行各种网络管理任务,其中查看和诊断路由信息是常见需求,路由决定了网络数据包从源头到目的地的传输路径,理解当前系统的路由表有助于排查网络连接问题、优化网络配置或实现特定的网络策略,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CMD命令查看路由信息,包括核心命令route print的用法、输出结果的解读,以及其他相关的网络诊断命令。

如何用cmd命令查看路由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查看Windows系统的路由表,最直接和常用的命令是route print,该命令无需任何参数即可执行,打开CMD窗口(可以通过按Win+R输入cmd并回车,或通过开始菜单搜索“命令提示符”),输入route print后按回车,系统会立即显示当前路由表的详细信息,路由表中的每一行代表一条路由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当系统需要发送数据包到特定目标网络或IP地址时,应该通过哪个网关(gateway)进行转发,以及使用哪个网络接口(interface)。

route print的输出结果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接口列表、IPv4路由表和IPv6路由表,接口列表部分显示了计算机上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包括以太网适配器、无线局域网适配器、虚拟适配器等,每个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索引号(Interface Number)和描述信息,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识别后续路由表中引用的网络接口,IPv4路由表和IPv6路由表则分别列出了针对IPv4和IPv6协议的路由规则,这是最核心的信息。

在IPv4路由表中,每条路由规则包含多个列,这些列的含义至关重要,首先是“网络目标”(Network Destination),它表示这条路由规则适用的目标网络地址或主机地址,格式通常为IP地址加子网掩码,例如168.1.00.0.0表示默认路由(匹配所有目标),其次是“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与网络目标进行逻辑与运算,以确定目标IP地址的网络部分,子网掩码255.255.0表示只有前三个八位字节是网络部分,第三是“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这是当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不匹配任何更具体的路由规则时,数据包将被发送到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第四是“接口”(Interface),表示发送数据包时应使用的本地网络接口,通常对应接口列表中的索引号,第五是“跃点数”(Metric),这是一个数值,表示到达目标网络的成本或优先级,跃点数越小,路由优先级越高,系统通常会选择跃点数最小的路径,还有“协议”(Protocol)列,表明路由条目是如何添加到路由表中的,本地(Local)”表示是通过接口自动配置的,“NETSH”表示是通过网络外壳工具添加的,“远程访问(RAS)”表示是通过远程访问服务添加的。

在典型的家庭或办公网络环境中,路由表中会有一条默认路由,其网络目标为0.0.0,子网掩码为0.0.0,网关为家庭路由器的IP地址(如168.1.1),跃点数通常为1,这意味着所有发往局域网之外(如互联网)的数据包都会被转发到这个网关,还会有针对本地子网的路由,例如网络目标为168.1.0,子网掩码为255.255.0,网关为On-link(表示直接连接在同一物理网络上的设备),跃点数可能为20或更高,这确保了局域网内的通信不经过路由器,直接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进行,对于本地回环地址(0.0.0),其网关也是On-link,接口为回环适配器,这是用于本地程序间通信的特殊地址。

如何用cmd命令查看路由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查看静态路由表,route命令还可以用于手动添加、删除或修改路由条目,这在需要临时改变网络路径或配置特定网络策略时非常有用,要添加一条到目标网络0.0.0(子网掩码0.0.0),通过网关168.1.254,使用接口索引2(可通过route print的接口列表查看),跃点数为5的路由,可以执行命令:route -p add 10.0.0.0 mask 255.0.0.0 192.168.1.254 if 2 metric 5,其中-p参数表示将此路由设置为永久路由,即重启计算机后仍然有效,如果不使用-p,则路由条目在系统重启后会丢失,要删除一条路由,可以使用route delete命令,例如route delete 10.0.0.0 mask 255.0.0.0

为了更全面地诊断网络连接问题,CMD还提供了其他与路由相关的命令。tracert(跟踪路由)命令可以显示数据包从本地计算机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网关)列表,以及每个跃点的往返时间,这对于确定网络延迟或中断发生的位置非常有帮助,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主机发送一系列ICMP回显请求报文,报文的TTL(生存时间)值从1开始逐步递增,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减1,当TTL值为0时,路由器会返回一个ICMP超时消息,从而确定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同理,TTL值为2时可以确定第二个路由器,以此类推,另一个有用的命令是pathping,它结合了pingtracert的功能,不仅能显示路径,还能在一段时间内对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进行多轮ping测试,从而提供更详细的网络延迟和丢包率统计信息,这对于分析复杂的网络问题更为有效。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发现无法访问某个特定网站或服务器,首先可以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如果ping失败,再使用tracert命令查看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在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如果tracert显示数据包在到达某个网关后就停止响应,可能是该网关或其下游网络存在问题,检查route print的输出,确认是否存在正确的路由条目,或者是否存在冲突的路由(一条更具体的路由错误地指向了一个不可达的网关),这也是排查网络故障的重要步骤,对于需要管理多个网络或配置复杂网络环境的高级用户,熟练掌握route命令的各种参数和功能,能够大大提高网络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

相关问答FAQs:

如何用cmd命令查看路由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问:为什么在CMD中执行route print后,有些路由的“网关”列显示为“On-link”? 答:“On-link”表示目标网络与本地计算机直接连接在同一物理或逻辑网络段上,无需经过中间路由器进行转发,当计算机的IP地址为168.1.100,子网掩码为255.255.0时,所有发往168.1.0/24网段内其他IP地址(如168.1.50)的数据包都会被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因为它们在同一局域网内,系统知道这些目标“在链路上”,所以不需要配置一个特定的网关地址,这种情况下的路由通常是操作系统根据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自动生成的。

  2. 问:如何使用CMD命令添加一条永久路由,并在重启后仍然有效? 答:可以使用route命令结合-p参数来添加永久路由,具体格式为:route -p add 网络目标 mask 子网掩码 网关 [metric 跃点数] [if 接口索引],要添加一条永久路由,使得所有发往16.0.0网络(子网掩码255.0.0)的数据包都通过网关168.1.1发送,可以执行命令:route -p add 172.16.0.0 mask 255.255.0.0 192.168.1.1,添加成功后,即使重启计算机,这条路由条目也会保留在路由表中,如果不使用-p参数,添加的路由将是临时的,重启后会丢失,如果需要删除已添加的永久路由,可以使用route delete命令,例如route delete 172.16.0.0 mask 255.255.0.0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