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书版作为国内广泛应用的专业排版软件,其核心依赖于一系列特定的排版命令来实现精准的版式控制,这些命令以代码形式存在,通过编辑器输入后由系统解释执行,最终生成符合出版要求的版面,掌握方正书版排版命令是进行专业排版的基础,其命令体系主要分为排版注解、格式注解、内容注解等几大类,共同构建了复杂的排版规则。

排版注解是控制版面整体结构的关键命令。【BS】注解用于设置版心参数,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版心尺寸等,是所有排版操作的基础。【BS(5,SS,SS,42)】表示使用五号书宋字体,行距为42磅(即1.5倍行距)。【BM】注解则用于排页码,可设置页码字体、字号、位置(如页脚居中、页眉外侧)以及格式(如数字加圈、罗马数字)。【FK】注解定义分栏,【FK(W)2】表示分两栏等宽排版,【FK(W)3,K2】则表示分三栏且栏间距为2个字符。【DY】注解用于图片排版,支持图片插入、位置调整(如居左、居右、通栏)与图文绕排,【DY(5)】表示图片高度占5行文字空间。
格式注解主要用于控制文本的局部样式。【HT】注解设置字体字号,如【HT5H】表示五号黑体,【HT4】表示四号宋体(默认字体)。【WT】注解控制外文字体,如【WT5B】表示五号白正体。【JZ】注解实现文本对齐,【JZ】居中、【JZ(1)】左对齐、【JZ(2)】右对齐、【JZ(3)】撑满排版。【XK】注解设置字符缩进,【XK(2)】表示首行缩进2字符,【XK(-2)】则用于悬挂缩进。【KG】注解控制字符间距,【KG(1)】表示字符间空1个字符距离,【KG-1】则紧排,对于特殊格式,【HT(H)】设置上标,【HT(L)】设置下标,如数学表达式中的X²可用【HT(H)2】实现。 注解涉及文本内容的结构化处理。【SD】注解用于竖排文本,【SD(2)】表示从右向左竖排,每行2字。【HB】注解排表格,通过【BGB】表格、【BG()】表头、【BG(F)】表尾等子命令构建复杂表格,BGB(3)】表示3线表,【BG(|||)】定义表格线型。【DS】注解实现多级标题,【DS(1)】对应一级标题(如章标题),【DS(2)】对应二级标题(如节标题),系统可自动生成编号与格式。【ZZ】注解设置注文(脚注/尾注),【ZZ(Y)】表示尾注,【ZZ(5)】表示注文字号为小五号。
在实际应用中,命令的组合使用可实现复杂版式,排章节标题时,可先通过【BS】设置版心,再用【DS(1)】定义章标题格式(如三号黑体居中),【DS(2)】定义节标题(如四号楷体居左缩进2字符),排表格时,【BGB(3)】创建3线表,【BG(|||)】定义表头线为粗线,表身线为细线,【BGG】设置表格跨行跨列,排图片时,【DY(5)】插入图片后,用【HT】设置图片说明文字为小五号宋体居中,并通过【JZ】命令调整对齐方式。
为更直观展示常用命令的功能,以下表格列举部分核心排版注解及其参数说明:

| 命令缩写 | 全称 | 主要功能 | 常用参数示例 |
|---|---|---|---|
| 【BS】 | 版心注解 | 设置版心基本参数 | 【BS(5,SS,SS,42)】 |
| 【BM】 | 页码注解 | 排页码及格式 | 【BM(5,-,M)】五号页码,居中 |
| 【FK】 | 分栏注解 | 设置分栏排版 | 【FK(W)2】两等栏 |
| 【DY】 | 图片注解 | 插入图片及控制位置 | 【DY(5)】图片高度5行 |
| 【HT】 | 汉体注解 | 设置中文字体字号 | 【HT5H】五号黑体 |
| 【JZ】 | 居中注解 | 文本对齐方式 | 【JZ】居中、【JZ(3)】撑满 |
| 【SD】 | 竖排注解 | 竖排文本控制 | 【SD(2)】右向左竖排,每行2字 |
| 【BGB】 | 表格表身注解 | 定义表格内容 | 【BGB(3)】3线表表身 |
相关问答FAQs:
-
问:方正书版中如何实现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且段后空0.5行?
答:可通过【XK】注解设置首行缩进,配合【QH】注解调整段间距,具体命令为【XK(2)】首行缩进2字符,段后空0.5行可通过【QH(0.5)】实现,完整示例为【XK(2)】【QH(0.5)】段落内容【QH】,QH】注解用于取消段间距设置,避免影响后续段落。 -
问:如何在表格中设置跨行跨列单元格?
答:使用【BGG】注解实现跨行跨列,跨列时,在起始行用【BGG(n)】表示向右合并n列;跨行时,用【BGG(m,K)】表示向下合并m行,第一行第一列跨2列,命令为【BGG(2)】单元格内容【BGG】;第二行第一列跨2行,命令为【BGG(2,K)】单元格内容【BGG】,需注意合并后需调整后续单元格的起始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