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AD软件中,递增复制命令是一项高效绘制重复图形元素的功能,尤其适用于需要按规律排列的构件,如建筑中的门窗、机械中的螺栓孔或阵列分布的零件,该命令通过设定基准点、目标点及递增参数,实现图形的批量复制,大幅提升绘图效率,以下从功能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功能原理与核心参数
递增复制的核心在于“基点-目标点”的位移关系及递增逻辑,用户需先定义一个源对象,通过指定基点(如源对象的角点或中心点)和目标点(复制的第一个位置点),系统将自动计算两点的位移向量,并按设定的增量值(如X、Y方向的偏移量)依次生成新的复制对象,其关键参数包括:
- 基点:源对象的参考位置,通常选择便于对齐的特征点;
- 目标点:复制的起始位置,决定首次复制的位移;
- 递增值:每次复制后相对于前一个对象的位移偏移,可通过输入绝对坐标或相对增量(如@10,5)实现;
- 数量:需复制的对象总数,包括源对象本身。
操作步骤(以AutoCAD为例)
- 启动命令:在命令行输入
ARRAYCLASSIC
(经典模式)或ARRAY
(新版阵列),选择“矩形阵列”或“路径阵列”中的“递增”选项,或直接使用COPY
命令结合位移参数实现类似效果。 - 选择对象:选中需复制的源对象,按回车确认。
- 指定基点:捕捉源对象的特征点作为基点(如端点、中点)。
- 设置目标点与递增:
- 若使用
COPY
命令,可输入M
(多重复制),指定目标点后,后续复制可通过输入相对坐标(如@20,0)实现X方向每次递增20单位; - 若使用
ARRAY
命令,在“项目”中设置数量,在“行偏移”和“列偏移”中输入递增值,勾选“增量”选项以启用递增逻辑。
- 若使用
- 预览与确认:系统将显示预览效果,按回车或空格键完成操作,或按
ESC
取消。
应用场景与实例
建筑工程:门窗批量布置
在平面图中,若需沿墙体每隔3米布置一扇宽1米的门,可先绘制一扇门,以门左下角为基点,目标点设为墙体起点,递增值为@3000,0,复制数量为10,快速生成连续排列的门窗。
机械设计:螺栓孔阵列
对于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以圆心为基点,目标点设为第一个螺栓孔位置,递增值通过极坐标计算(如@50<45,表示半径50、角度45度),结合环形阵列实现圆周递增复制。
电气布局:元件分布
在电路图中,若需电阻元件按行5列、列间距20mm、行间距15mm排列,可设置递增值为@0,15(行方向)和@20,0(列方向),通过二维递增复制快速生成矩阵布局。

注意事项与优化技巧
- 坐标系选择:递增值需根据当前坐标系输入,若需斜向复制,建议使用相对极坐标(如@长度<角度)。
- 对象关联性:若复制后的对象需统一修改,建议使用“块”定义源对象,便于批量编辑。
- 精度控制:小数点后位数影响对齐精度,建议在“单位”设置中统一精度。
- 命令替代方案:对于复杂递增,可结合
OFFSET
(偏移)或MEASURE
(定距等分)命令实现间接效果。
相关问答FAQs
Q1:递增复制与普通阵列(ARRAY)有何区别?
A:递增复制强调“线性或路径上的规律增量”,每次复制基于前一个对象的位置偏移,适合简单排列;而普通阵列(如矩形阵列)可同时控制行、列数量及间距,支持更复杂的二维或三维布局,但灵活性较低,递增复制通过手动输入增量值,可实现非均匀间隔的复制,而普通阵列需固定间距。
Q2:如何实现递增复制后的对象自动编号或标注?
A:可通过“属性块”结合“字段”功能实现,将源对象定义为包含编号属性的块,在递增复制后,使用ATTEXT
或“数据提取”功能批量更新属性值,或编写LISP程序自动遍历对象并添加编号标注,新版CAD的“阵列”功能支持“项目编号”选项,可直接在复制时生成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