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路由器在进行路由引入(Route Redistribution)时,允许将一个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信息注入到另一个路由协议中,以实现不同路由域之间的互通,配置路由引入需要使用redistribute
命令,并结合路由策略(如路由映射Route-map)进行精确控制,避免次优路由或路由环路问题,以下是详细的配置步骤和关键命令说明。

基本配置语法
redistribute
命令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或特定路由进程模式下执行,基本语法结构为:
redistribute protocol [process-id] [metric metric-value] [route-map map-name] [subnets]
protocol
:源路由协议,如static
、rip
、ospf
、eigrp
、bgp
等。process-id
:源协议的进程ID(如OSPF进程号、EIGRP AS号)。metric
:设置引入路由的度量值,不同协议有默认度量(如OSPF默认度量20,EIGP默认带宽+延迟)。route-map
:通过路由映射控制引入路由的筛选和属性修改。subnets
:关键参数,表示引入子网路由(若省略,仅引入主类网络路由)。
路由映射(Route-map)的配合使用
路由映射是实现精细化控制的核心,可通过route-map
命令定义匹配条件和修改动作。
route-map FILTER permit 10 match ip address ACL_NAME // 匹配访问控制列表定义的路由 set metric 100 // 修改度量值为100 set tag 100 // 打上标签100
在redistribute
命令中引用该路由映射:
redistribute ospf 1 route-map FILTER subnets
常见协议引入示例
1 静态路由引入OSPF
router ospf 1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route-map STATIC_FILTER
2 EIGRP引入OSPF路由
router eigrp 100 redistribute ospf 1 subnets metric 1000 100 255 1 1500
(EIGRP需手动指定度量:带宽、延迟、可靠性、负载、MTU)

3 BGP引入直连路由
router bgp 65001 redistribute connected route-map CONNECTED_MAP
注意事项
- 度量值设置:不同协议度量值不可直接比较,需通过
default-metric
或metric
命令统一度量。 - 路由环路控制:结合
tag
属性和distribute-list
避免环路,例如在OSPF中引入路由时打上tag,再通过distribute-list
过滤带tag的路由。 - 水平分割问题:某些协议(如RIPv2)默认不引入自身协议路由,需通过
passive-interface
或distribute-list
管理。
高级控制:分发列表与度量
- 分发列表(distribute-list):在接口或进程下过滤引入路由,
distribute-list 10 in ospf 1
(ACL 10定义允许的路由) - 默认度量(default-metric):为所有引入路由设置默认度量,避免路由器使用无效度量值。
配置验证
使用以下命令检查路由引入结果: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中引入的路由条目。show ip protocols
:查看当前路由协议的引入配置。debug ip routing
:调试路由更新过程(慎用)。
相关问答FAQs
Q1: 为什么引入OSPF路由时必须使用subnets
参数?
A1: 若省略subnets
,redistribute
命令仅引入主类网络路由(如192.168.1.0/24),而忽略子网路由(如192.168.1.0/28),在OSPF中,子网路由是核心部分,因此必须添加subnets
参数以确保完整的路由信息被正确引入。
Q2: 如何避免路由引入导致的次优路由问题?
A2: 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 使用路由标记(tag):在引入路由时打上唯一标签,再通过
distribute-list
过滤从其他协议重新引入的带标签路由。 - 调整度量值:确保引入路由的度量值高于直连或内部协议路由,优先选择最优路径。
- 单向引入:仅在必要时进行单向引入,避免双向引入可能产生的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