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和华为作为全球网络设备领域的两大巨头,其命令行界面(CLI)设计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家公司的发展背景、技术理念及市场定位的不同,本文将从基础配置、路由协议、安全策略及设备管理四个维度,对思科和华为的命令进行详细对比,并分析其背后的设计逻辑。

基础配置命令对比
在基础配置层面,思科和华为均采用分层命令结构,但命令语法和视图切换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以设备主机名配置为例,思科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hostname
命令,而华为在系统视图下使用sysname
命令,思科的命令提示符会根据当前模式动态变化(如Switch(config)#
表示全局配置模式),而华为则通过方括号内的视图名称标识当前模式(如[Huawei]
表示系统视图,[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表示接口视图)。
在接口配置方面,思科需先进入接口模式(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然后使用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华为同样需进入接口视图(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但命令为ip address 192.168.1.1 24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接口描述命令为description
,与思科一致,但接口状态管理命令不同:思科使用no shutdown
激活接口,华为则使用undo shutdown
,体现了华为“undo”取消操作的命令设计哲学。
路由协议命令对比
路由协议配置是网络运维的核心,思科和华为在OSPF、BGP等协议的命令结构上差异较大,以OSPF配置为例,思科需先使用router ospf <process-id>
进入OSPF进程模式,再通过network
命令宣告网段;华为则先进入OSPF视图(ospf 1
),再使用area
和network
命令进行配置,宣告192.168.1.0/24网段参与OSPF进程1,思科命令为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华为命令为area 0.0.0.0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华为将区域ID作为参数前置,强调区域概念。
在BGP配置中,思科使用router bgp <as-number>
进入BGP模式,通过neighbor
命令对等体,华为则通过bgp <as-number>
进入BGP视图,使用peer
命令配置对等体,与IP地址为10.1.1.1的设备建立BGP邻居关系并宣告网段,思科命令为:

neighbor 10.1.1.1 remote-as 100
network 172.16.0.0 mask 255.255.0.0
华为命令为:
peer 10.1.1.1 as-number 100
network 172.16.0.0 16
华为简化了子网掩码的表示方式,直接使用掩码长度,同时peer
命令的命名更符合中文语境下的操作逻辑。
安全策略命令对比
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是安全策略的基础,思科和华为的ACL编号范围和语法规则存在差异,思科标准ACL使用1-99,扩展ACL使用100-199,华为则将ACL分为基本ACL(2000-2999)和高级ACL(3000-3999),拒绝192.168.1.0/24网段访问10.1.1.0/24网段的HTTP服务,思科命令为: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192.168.1.0 0.0.0.255 10.1.1.0 0.0.0.255 eq 80
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any any
华为命令为:

acl advanced 3001
rule deny tcp source 192.168.1.0 0.0.0.255 destination 10.1.1.0 0.0.0.255 destination-port eq 80
rule permit ip
华为采用rule
命令定义规则,并通过source
和destination
参数明确标识源和目标,语法结构更清晰;而思科则通过通配符掩码(如0.0.255
)表示子网范围,对初学者而言理解难度稍高。
设备管理命令对比
在设备管理方面,思科和华为的远程登录、文件管理等命令也有所不同,思科通过line vty 0 15
进入虚拟终端线路模式,使用login local
启用本地账号认证;华为则通过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使用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设置密码认证,文件管理方面,思科使用copy tftp: flash:
从TFTP服务器加载文件,华为则使用tftp get
命令,操作更简洁直观。
命令差异总结表
功能分类 | 思科命令 | 华为命令 | 主要差异 |
---|---|---|---|
系统名称 | hostname SW1 |
sysname SW1 |
命令名称不同 |
接口IP配置 |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p address 192.168.1.1 24 |
华为支持掩码长度简写 |
接口激活 | no shutdown |
undo shutdown |
华为采用“undo”前缀 |
OSPF进程 | router ospf 1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
ospf 1 area 0.0.0.0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
华为区域ID前置 |
BGP对等体 | neighbor 10.1.1.1 remote-as 100 |
peer 10.1.1.1 as-number 100 |
华为使用“peer”和“as-number”参数 |
ACL规则 |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 |
acl advanced 3001 rule deny tcp ... |
华为规则更结构化,编号范围不同 |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华为命令普遍采用“undo”前缀,而思科没有?
A:华为的“undo”设计源于其“操作可逆”的理念,通过“undo”+命令名称的方式明确表示取消操作,例如undo shutdown
即取消关闭接口,逻辑清晰且不易出错,而思科则通过“no”前缀取消配置(如no ip address
),两者设计哲学不同,但功能上均可实现配置的删除或禁用。
Q2:从思科转向华为学习时,最需要注意的命令差异有哪些?
A:最需要注意的差异包括:1)视图切换方式,华为通过方括号内的视图名称标识当前模式,而思科通过提示符变化判断;2)参数顺序,如OSPF的network
命令中华为将区域ID前置;3)命令语法,如华为支持掩码长度简写(24代替255.255.255.0),且ACL规则需通过rule
命令定义;4)激活接口的命令,华为使用undo shutdown
而非no shutdown
,建议通过华为的eNSP模拟器进行大量练习,熟悉其命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