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短信是企业招聘过程中常用的高效触达方式,一条设计得当的招聘短信不仅能快速传递关键信息,还能提升候选人响应率,要发送有效的招聘短信,需从内容设计、发送策略到后续跟进全流程优化,确保信息精准触达并激发求职意向。

招聘短信的核心要素与内容设计
招聘短信的篇幅有限(通常70-140字),需在短时间内抓住候选人注意力,因此内容必须简洁、清晰、重点突出,核心要素包括:岗位名称、关键要求、薪资范围、公司亮点、行动指引,同时需注意语气专业且亲切,以下是内容设计的具体要点:
开头明确身份与意图
短信开头需直接点明发送方(公司名称或HR姓名),避免被误判为垃圾短信。“【XX科技】王经理您好,贵司XX岗位招聘需求收到,盼复。”或“【XX集团】诚邀您投递运营专员岗,与优秀团队共成长!”
岗位信息精炼聚焦
岗位名称需准确,避免模糊表述(如“急招”“大量招人”);关键要求提炼2-3条核心条件(如“3年以上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Python”),避免冗长;薪资范围可写区间(如“15-25K/月”),增强吸引力。
突出公司优势与差异化
简要提及公司亮点(如“行业TOP10”“五险一金+年终奖”“弹性办公”),或岗位独特价值(如“直接参与核心项目”“提供带薪培训”),让候选人感知“值得投递”。

清晰的行动指令
明确告知候选人如何响应,如“点击链接投递简历:XXX”“回复‘应聘’获取详细JD”“添加微信XXX沟通”,降低操作门槛。
结尾礼貌留白
结尾可加“期待您的回复”或“祝工作顺利”,体现尊重,避免生硬结束。
招聘短信的发送策略与注意事项
精准筛选发送对象
避免群发“广撒网”,应根据岗位需求匹配候选人画像:
- 内部推荐:优先推送给内部员工推荐的候选人,信任度更高;
- 历史简历库:筛选与岗位匹配度高的历史简历,标注“新岗位匹配提醒”;
- 行业社群/平台:通过招聘平台API接口或第三方工具,定向触达目标人群(如“5年互联网运营经验”标签用户)。
把握发送时机
- 时间:工作日9:30-11:30、14:00-17:00为佳(避开早高峰、午休和下班后);
- 频率:同一候选人避免3天内重复发送,防止引起反感;若未收到回复,3天后可追加一条(如“【XX公司】再次提醒,运营岗仍招2人,简历投递截止本周末,期待您的加入~”)。
个性化提升打开率
群发短信可加入候选人姓名或关联信息,“【XX教育】李同学您好,看到您有1年少儿英语教学经验,我校正招聘英语老师,薪资8-12K,是否考虑了解?”

合规性与风险规避 合规**:不使用“虚假高薪”“无需经验”等违规表述,薪资需真实;
- 隐私保护:获取候选人电话需合法(如简历授权、主动投递),发送内容避免涉及身份证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 退订机制:短信末尾添加“回T退订”,遵守《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同场景下的短信模板示例
场景 | |
---|---|
急招岗位 | 【XX制造】急招普工10名,18-45岁,初中以上学历,月薪6000-8000+包吃住,面试通过次日上岗,电话138XXXX1234(张主管),回T退订。 |
中高端岗位 | 【XX金融】寻资深数据分析师,3年+经验,熟悉SQL/Python,年薪25-40W+期权,简历投递:XXX.com,或加微信HR详谈,期待与您共话未来。 |
校园招聘 | 【XX集团】2024届校招开启!产品经理/管培生岗,本科及以上学历,可转正,内推码:XXXX,简历投递截止11.30,加入我们,成就职场第一步! |
面试邀约 | 【XX科技】王先生您好,您投递的Java工程师岗初试通过,请于11月5日14:00到XX大厦15层面试,携带简历及作品集,联系电话010-XXXXXXX,祝顺利! |
相关问答FAQs
Q1:招聘短信发送后收到“不感兴趣”的回复,是否需要继续跟进?
A1:不建议继续短信跟进,但可记录候选人反馈,若对方明确拒绝,可标记为“暂不合适”;若回复模糊(如“再看看”),可在1个月后通过其他渠道(如邮件、LinkedIn)推送匹配度更高的新岗位,避免过度打扰。
Q2:如何评估招聘短信的效果?
A2:可通过以下数据指标评估:
- 打开率/点击率:短链接点击量占发送量的比例(需使用短链接工具统计);
- 响应率:收到回复(如“投递简历”“咨询详情”)的候选人占比;
- 转化率:最终从短信渠道进入面试/入职的人数占比。
定期分析数据,优化岗位描述、发送时间和内容,可逐步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