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如何给小孩子讲设计,如何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讲设计?

给小孩子讲设计,关键在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他们能理解、能感知、能参与的具体体验,设计并非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而是像搭积木、画画、讲故事一样,是围绕“解决问题”和“创造美好”的有趣过程,可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切入,用他们熟悉的事物作为案例,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动手,逐步建立对设计的认知。

如何给小孩子讲设计,如何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讲设计?-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帮孩子建立“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以问孩子:“你有没有觉得下雨天打伞走路不方便?如果伞能像小背包一样背在身上,手就空出来了,是不是很棒?”这样的问题能让孩子意识到,设计往往源于生活中的小困扰,可以展示一些创新设计,如可折叠伞、带吸管的杯盖、防滑的袜子等,告诉孩子这些都是设计师为了解决“打伞占手”“喝水洒漏”“走路滑倒”等问题而创造出来的,通过具体场景和问题,孩子会明白,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为了让生活更舒适、更方便。

引导孩子观察设计的“美”与“功能”,孩子对色彩、形状、图案有天生的敏感度,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玩具、绘本、卡通形象入手,问孩子:“小黄鸭为什么是黄色的?黄色在水里是不是特别显眼,妈妈一眼就能找到你?”这能让孩子联想到色彩的功能性;再比如,观察绘本里小动物的房子,为什么小兔子的房子是圆顶的?可能因为圆顶更结实,还能挡风雪,通过这样的提问,孩子会发现,好的设计不仅要好看,还要实用,就像漂亮的衣服要合身、舒服一样。

鼓励孩子动手参与“设计”过程,设计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孩子天生就是小设计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纸盒、彩笔、黏土、废旧瓶罐等,让孩子发挥想象,让孩子“设计一个理想的文具盒”,思考:“你需要装哪些文具?文具盒需要几个格子?要不要带小提手?喜欢什么颜色和图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主动考虑功能、结构、美观等问题,甚至可能提出“带小灯的文具盒,晚上写作业看得更清楚”这样的创意,动手实践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设计的乐趣,明白设计就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深化理解,玩“小小设计师”游戏,让孩子扮演家具设计师,为他的玩具熊设计一张小床;或者扮演服装设计师,为玩偶设计一件适合去公园穿的衣服,在游戏中,孩子需要思考:“玩具熊多高?小床要多大?用什么材料做?玩偶的衣服要透气吗?会不会被树枝勾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孩子从“使用者”转变为“创造者”,理解设计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需求。

如何给小孩子讲设计,如何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讲设计?-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讲解设计时,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多用比喻和拟人化的语言,把“结构设计”说成“给积木找最稳的搭法”,把“用户体验”说成“让用的人觉得开心又方便”,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个想法,哪怕在成人看来很幼稚,因为设计的核心是创新,而孩子的想象力是最宝贵的财富,告诉他们:“设计师就是一群爱思考、敢尝试的人,你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成为一个好设计的开始。”

为了让设计学习更系统,可以按年龄段调整引导方式,3-6岁的孩子侧重观察和模仿,比如认识不同形状的物品,说说它们像什么;7-9岁的孩子侧重功能思考,比如设计“不会倒的积木塔”,思考底部怎么设计更稳;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简单的主题设计,未来的书包”,结合科技和需求画出草图或制作模型,不同阶段的目标不同,但核心都是保持孩子对“创造”的兴趣。

年龄段 设计启蒙重点 可活动举例
3-6岁 感知色彩、形状,观察日常物品 用积木搭不同形状的房子,给玩具“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7-9岁 理解功能与需求,动手解决问题 用纸盒制作“分类垃圾桶”,思考怎么分区更合理
10岁以上 尝试创新设计,考虑用户体验 设计“多功能笔筒”,结合收纳、装饰、小夜灯等功能

要让孩子明白,设计无处不在,它藏在美味的食物摆盘里,藏在有趣的游乐设施中,藏在他们每天用的书包和水杯里,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孩子会逐渐学会用“设计师的眼睛”看世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将伴随他们成长,成为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石。

FAQs
问:孩子总说“我不会设计”,该怎么引导?
答:首先要消除孩子对“设计”的畏难情绪,告诉他们“设计就是把想法画出来、做出来,没有对错”,可以从简单的“改造”开始,比如让孩子给旧袜子画上眼睛和嘴巴,变成“袜子玩偶”,或者用彩纸给铅笔“设计”一个新帽子,当孩子通过动手完成一个小作品,获得成就感后,自然会更有信心尝试更复杂的设计,关键是多鼓励、少评判,让孩子享受创造的过程。

问:如何培养孩子持续对设计的兴趣?
答:将设计与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很重要,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可以引导他设计“故事绘本”,把想象中的角色和场景画出来;如果孩子喜欢汽车,可以一起用废旧纸盒制作“未来汽车”,讨论车轮、车灯、颜色等细节,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观看《发明小达人》这类科普节目,接触更多优秀的设计案例,拓宽视野,当孩子发现设计与自己的兴趣紧密相关,且能不断带来新鲜感时,兴趣自然会持续下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