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网站搭建已成为企业、商家乃至个人展示形象、拓展业务的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网站搭建骗子”也层出不穷,利用信息差和需求者的急切心理设下陷阱,导致许多人不仅损失钱财,更耽误了业务发展,这些骗子通常打着“低价套餐”“快速上线”“专业团队”等幌子,通过虚假宣传、偷工减料、后期加价等手段坑害消费者,其手法隐蔽且多变,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骗子的常见手段
-
低价诱惑,隐藏消费陷阱
骗子往往以“999元建站”“全年维护免费”等超低价吸引客户,签订合同后却以“加急开发”“定制功能”“购买服务器”等名义额外收费,某商家承诺“基础型企业站1200元全包”,但实际操作中却以“需要购买正版模板”“SSL证书必须升级”为由加收数千元费用,最终网站功能简陋、漏洞百出,维权时对方则以“合同未注明”为由推脱。 -
虚假案例,伪造团队资质
为获取信任,骗子会伪造成功案例,盗用其他公司的作品集,甚至伪造“高新技术企业”“十年建站团队”等资质证书,曾有受害者被对方展示的“上市公司合作案例”打动,付款后发现该案例实为盗用,所谓“技术团队”实则只有两三个人,且缺乏专业能力,网站上线后频繁崩溃,售后无人响应。 -
模板冒充定制,剽窃他人代码
部分骗子以“定制开发”为名,实则直接套用廉价模板,甚至剽窃他人网站的代码和设计,这类网站不仅缺乏独特性,还可能因模板存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某餐饮企业定制“在线订餐系统”,上线后发现功能与模板 demo 完全一致,且后台无法对接自家会员系统,联系对方时却被告知“定制需额外加钱”。 -
售后失联,承诺成空文
骗子在网站交付后会以“服务器维护”“技术休假”等理由拖延售后,甚至直接失联,消费者遇到网站故障、内容更新等问题时,往往找不到对接人,即使合同中明确写着“7×24小时售后”,实际也无法兑现,更有甚者,在收到尾款后将客户拉黑,域名和服务器权限也不予交付,导致消费者完全失去对网站的控制权。(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域名服务器陷阱,绑定消费
骗子会要求客户通过其指定渠道购买域名和服务器,并声称“免费代管”,实则为后续控制网站、强制续费埋下伏笔,当客户拒绝续费或提出更换服务商时,对方便以“域名归属不明”为由威胁,甚至恶意解析域名,导致网站无法访问。
如何识别与防范
核实公司资质,拒绝“三无”团队
选择建商时,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信息,查看是否有异常经营记录,要求对方提供办公地址、团队规模证明,可通过视频通话实地考察办公环境,警惕只有手机号码、微信联系的“皮包公司”。
明确需求细节,细化合同条款
在签订合同前,与建商详细沟通网站功能、设计风格、交付时间、售后维护等内容,并将所有约定写入合同,特别是“是否包含服务器、域名费用”“后期修改如何收费”“售后响应时间”等易产生争议的条款,避免使用“尽快”“大概”等模糊词汇,确保权责清晰。
警惕“全包”“免费”等噱头,对比市场报价
网站搭建涉及域名、服务器、设计、开发、维护等多项成本,远低于市场价的套餐往往隐藏陷阱,可通过行业论坛、朋友推荐等方式了解合理报价,对明显低于均价的“优惠”保持警惕,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忽视风险。

保留沟通记录,优先选择第三方担保交易
与建商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合同)需妥善保存,以便维权时作为证据,付款时尽量选择第三方平台担保交易,避免直接转账至个人账户,待网站验收无误后再确认尾款。
测试网站功能,验收后交付尾款
网站上线后,需仔细测试所有功能模块,包括页面加载速度、链接跳转、表单提交、支付接口等,确保符合合同约定,要求对方交付域名管理权限、服务器后台账号、源代码等核心资料,确认无问题后再支付尾款。
常见建商服务对比表
对比项 | 正规建商 | 骗子建商 |
---|---|---|
报价透明度 | 明码标价,无隐藏消费 | 低价吸引,后期加价频繁 |
合同条款 | 细化权责,明确售后责任 | 条款模糊,关键事项未注明 |
案例真实性 | 可提供真实客户联系方式 | 盗用案例,无法验证真实性 |
技术能力 | 专业团队,代码原创性高 | 套用模板,剽窃他人代码 |
售后响应 | 按约定时间解决问题 | 拖延失联,售后承诺不兑现 |
资料交付 | 按合同交付域名、源代码等 | 拒绝交付核心资料,控制网站权限 |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遇到骗子建商,网站没做好且对方失联,该如何维权?
A:立即收集所有证据,包括合同、付款记录、聊天记录、网站交付成果等,通过“12315”平台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向工商部门提供对方公司信息,若涉及金额较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诈骗罪为由),同时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退还费用并赔偿损失,可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曝光对方行为,警示其他消费者。
Q2:如何判断建商是否具备定制开发能力,避免被模板网站忽悠?
A:可从三方面判断:一是要求对方提供过往定制项目的源代码片段(注意保护隐私信息,仅看代码结构和规范性),原创代码逻辑清晰、注释规范,而模板代码通常结构混乱;二是让对方现场演示一个简单功能的开发过程(如“修改首页布局”“新增表单字段”),观察其技术熟练度;三是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源代码归属权”,并约定“若发现使用模板,需全额退款并赔偿损失”,通过法律条款约束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