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防火墙命令行是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用于配置、管理和监控防火墙设备的重要工具,通过命令行界面(CLI)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策略控制、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相较于图形化界面,CLI在批量操作、自动化脚本编写及复杂场景配置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以下从登录方式、基本命令、配置策略、系统维护及高级功能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登录方式与基础操作
天融信防火墙命令行通常通过Console口、SSH或Telnet方式登录,Console口连接需使用专用配置线,设置终端软件(如SecureCRT)的波特率一般为9600、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SSH登录则需确保防火墙已开启SSH服务,并配置管理IP地址,登录后,默认视图通常为用户视图(如>),输入system-view可进入系统视图(如[Sysname]),这是执行大部分配置命令的前提基础,基础操作命令包括(查看当前视图可用命令)、undo(删除配置)、display(查看信息)等,例如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可查看当前生效的全部配置。
核心配置命令
在系统视图中,防火墙配置主要围绕安全区域、策略规则和对象管理展开,安全区域是策略应用的逻辑边界,需通过firewall zone name zone_name创建并添加接口,例如将GigabitEthernet0/0/1加入trust区域:
[Sysname] firewall zone trust
[Sysname-zone-trust] add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安全策略配置需先定义源/目的区域、服务及动作,基本命令为security-policy,例如允许trust区域到untrust区域的HTTP流量:
[Sysname] security-policy
[Sysname-policy-security] name permit_http
[Sysname-policy-security-permit_http] source-zone trust
[Sysname-policy-security-permit_http] destination-zone untrust
[Sysname-policy-security-permit_http] application http
[Sysname-policy-security-permit_http] action permit
对象管理包括地址对象(object-group network)、服务对象(object-group service)等,通过命名复用简化配置,例如创建地址组internal_servers包含192.168.1.10-192.168.1.20:

[Sysname] object-group network internal_servers
[Sysname-objgrp-network-internal_servers] range 192.168.1.10 192.168.1.20
系统维护与监控
日常维护中,日志管理至关重要,通过logbuffer配置日志缓冲区大小,display logbuffer查看实时日志;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ping(如ping 192.168.1.1)和tracert(如tracert 8.8.8.8);接口状态监控通过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查看流量、错误率等参数,系统升级时,需通过tftp或ftp上传固件包,执行upgrade sw-package filename.bin进行升级,升级前后需保存配置(save)并备份数据。
高级功能应用
高级功能包括NAT配置、VPN配置及攻击防护,NAT地址转换分为源NAT(nat address-group)和目的NAT,例如配置出站接口动态NAT:
[Sysname] nat address-group nat_pool 1 192.168.2.100 192.168.2.200
[Sysnam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Sysname-GigabitEthernet0/0/2] nat outbound source address-group nat_pool
VPN配置涉及IKE和IPSec策略,需定义对端IP、预共享密钥及感兴趣流(acl);攻击防护可通过attack-defense开启IPS功能,并配置特征库更新(update ips signature)。
相关操作命令速查表
| 功能分类 | 常用命令示例 | 说明 |
|---|---|---|
| 视图切换 | system-view / quit |
进入/退出系统视图 |
| 安全区域 | firewall zone name trust |
创建并配置安全区域 |
| 安全策略 | security-policy / action permit |
配置允许/拒绝策略 |
| 对象管理 | object-group network internal |
创建地址组对象 |
| NAT配置 | nat address-group nat_pool 1 ... |
定义NAT地址池 |
| 日志查看 | display logbuffer |
查看系统日志缓冲区 |
| 配置保存 | save |
保存当前配置到设备 |
相关问答FAQs
Q1: 如何通过命令行备份天融信防火墙配置?
A1: 可通过TFTP或FTP方式备份,首先确保防火墙与管理服务器网络互通,然后在CLI中执行:

[Sysname] tftp server-ip 192.168.1.100
[Sysname] tftp put startup-config.cfg backup.cfg
其中server-ip为TFTP服务器IP,backup.cfg为备份文件名,也可使用ftp命令替代tftp(需提前配置FTP用户权限)。
Q2: 防火墙策略配置后不生效,如何排查?
A2: 可按以下步骤排查:① 检查策略是否已激活(display security-policy查看状态);② 验证源/目的区域是否正确匹配接口所属区域;③ 确认服务对象(如端口、协议)是否与实际流量一致;④ 查看日志display logbuffer | include deny确认是否被拒绝策略拦截;⑤ 检查NAT配置是否影响策略匹配顺序(NAT策略通常在安全策略之前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