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UCD(用户中心设计)团队是公司产品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致力于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行为和场景,将用户体验设计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异化产品竞争力,随着华为在5G、云计算、AI、终端等领域的持续深耕,UCD团队的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招聘范围覆盖用户体验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前端开发、用户增长等多个方向,旨在吸纳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华为UCD招聘的核心方向与能力要求
华为UCD团队的招聘聚焦于“用户价值创造”,不同岗位对候选人的能力模型既有共性要求,也有专业细分,以下为典型岗位的职责与能力要求概览:
岗位类型 | 核心职责 | 能力要求 |
---|---|---|
用户体验研究员 | 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如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等)挖掘用户需求,定义设计目标,为产品决策提供用户洞察。 | 心理学、社会学、人机交互等相关专业背景; 熟练掌握用户研究方法(如SPSS、NVivo等工具); 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部分项目需支持海外市场); 逻辑清晰,能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可落地的设计建议。 |
交互设计师 | 负责产品信息架构、流程设计、原型制作,平衡用户需求与技术可行性,提升产品易用性与效率。 | 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等专业背景; 精通Figma、Sketch等原型工具,熟悉交互设计规范; 具备系统思维,能从用户场景出发设计闭环体验; 有B端/G端产品交互设计经验者优先。 |
视觉设计师 | 基于品牌调性与用户认知,完成产品界面视觉设计、动效制作及设计系统构建,提升产品美学价值与品牌一致性。 | 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背景; 熟练掌握Adobe系列、C4D等设计工具,具备动效设计能力; 对色彩、排版、图标设计有深刻理解,能输出高质量视觉方案; 有多端(移动/PC/车载)适配经验者优先。 |
前端开发工程师(UCD方向) | 协助设计团队实现高保真原型与动效,优化前端性能,确保设计方案在技术层面的精准落地。 | 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精通HTML/CSS/JavaScript; 熟悉React/Vue等框架,了解动效库(如Lottie);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理解设计意图并解决技术实现问题; 有设计工具(如Figma)插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
华为UCD候选人的核心素养与职业发展
除专业能力外,华为UCD团队尤为看重候选人的“软实力”与价值观匹配度,具体包括:
- 用户洞察力:能从用户行为数据、反馈中提炼真实需求,而非停留在表面需求分析;
- 创新思维:敢于挑战现有设计范式,结合新技术(如AI、AR/VR)探索体验创新;
- 团队协作:UCD工作需与产品、研发、市场等多部门紧密协作,需具备高效沟通与推动能力;
- 抗压能力:华为产品迭代节奏快,需适应高强度工作环境,在 deadline 前交付高质量成果。
职业发展方面,华为UCD团队为员工提供“专业通道”与“管理通道”双路径发展:专业通道可从初级设计师逐步晋升为资深专家、首席设计师,深耕用户体验领域;管理通道可向设计经理、UCD部门负责人等岗位转型,负责团队战略与资源整合,华为内部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UCD学院”“设计工作坊”“跨部门项目实践”等,助力员工持续提升能力。
招聘流程与注意事项
华为UCD招聘流程通常包括:网申→简历初筛→笔试(部分岗位)→技术面试(1-2轮)→综合面试→Offer发放→入职准备,技术面试重点考察专业能力与项目经验,建议候选人提前准备作品集(需体现设计思路、问题解决过程与成果,而非仅展示最终效果图);综合面试则侧重价值观匹配度、团队协作意识与职业规划。

网申渠道可通过华为官网“校园招聘”或“社会招聘”板块,搜索“UCD”“用户体验”等关键词投递简历,需要注意的是,华为UCD团队在全球多个地区(如深圳、上海、北京、欧洲研究所等)均有岗位,候选人可根据自身意向选择工作地点,海外岗位需具备相应语言能力(如英语、德语等)。
FAQs
Q1:非设计/心理学专业背景,是否可以申请华为UCD岗位?
A1:可以,华为UCD团队欢迎跨专业人才,尤其看重候选人的综合能力与潜力,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候选人可申请前端开发(UCD方向)岗位;若具备用户研究或设计项目经验(如参与过校园产品设计、实习经历等),也可尝试用户体验研究或交互设计岗位,关键在于通过作品集、项目经历体现对用户体验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Q2:华为UCD团队的工作节奏如何?是否有加班?
A2:华为UCD团队的工作节奏与产品迭代周期紧密相关,通常在产品版本发布前(如季度末、重大项目节点)会较为忙碌,可能需要适度加班,但团队注重“高效工作与生活平衡”,通过项目管理工具优化流程,避免无效加班,同时员工可享受弹性工作制、带薪年假、团队建设等福利,保障工作与生活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