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唱歌如何巧避爆破音?

唱歌时避免爆破音是提升发音清晰度与音质美感的重要技巧,爆破音(如/b/、/p/、/t/、/d/、/k/、/g/)在汉语拼音中对应“b、p、t、d、g、k”等声母,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声音生硬、破坏乐句连贯性,甚至引发喉部紧张,以下从原理、方法、练习步骤及常见误区四方面展开详细解析,帮助歌手科学规避这一问题。

唱歌如何巧避爆破音?-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理解爆破音的成因与影响

爆破音的发音原理是:气流在口腔某处(双唇、舌尖、舌根)受阻,瞬间释放形成“爆破”效果,说话时,爆破音因语速快、气息支撑弱,不易被察觉;但唱歌时,音高变化、气息延长、情感表达的需求会放大其问题:

  • 破坏连贯性:字头爆破过强会切断字腹(元音)的延伸,导致乐句“断句感”过强,如“抱(bào)歉”若“b”音过重,会变成“bào—ǎn”,中间音断裂。
  • 引发喉部紧张:为强化爆破音,歌手常不自觉用喉部力量“挤”字头,导致喉位上移,影响高音区稳定与音色统一。
  • 掩盖情感传递:过度强调爆破音会分散听众对旋律与情感的注意力,使演唱显得机械生硬。

科学规避爆破音的核心方法

调整字头发音方式:从“爆破”到“阻气”

关键在于弱化“爆破”瞬间,改为“轻微阻气+快速过渡元音”,具体操作:

  • 双唇音(b、p):如“抱(bào)歉”,发音时双唇轻触但不用力“爆破”,仅用气流轻柔推开双唇,同时迅速滑向“ao”元音,可想象“b”音被“包裹”在“ao”中,读作“bào—ǎn”(“b”极短,与“ao”无缝衔接)。
  • 舌尖音(t、d):如“天(tiān)空”,舌尖轻抵上齿龈,不发力弹开,而是让气流从舌尖与齿龈缝隙“泄出”,同时舌尖快速放松,滑向“ian”元音,类似“tian—kong”(“t”音如羽毛轻触)。
  • 舌根音(g、k):如“歌(gē)唱”,舌根轻抵软腭,不突然放开,而是用气息将舌根“推开”,同步进入“e”元音,读作“gē—chang”(“g”音如气息的“启动键”,而非独立音节)。

气息支撑:用气息“软化”字头

气息是避免爆破音的核心动力,演唱时需确保“气先于声”,字头发音时已有稳定气流支撑,避免“干咬字”。

  • 练习“闻花香式吸气”:吸气时感受腰腹扩张,呼气时保持腹部收紧,用“叹气”的感觉发“b”音,体会气流从腹部推动至双唇,而非喉部用力。
  • 针对爆破音集中的字(如“怕pà”“他tā”),可先以“h”音替代辅助练习,如“hà”“hā”,找到气息流动感后,再还原原声母,确保“h”的流畅感贯穿字头。

元音前置:让字头“融入”元音

汉语拼音中,每个字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将字头发音提前融入韵腹,可缩短爆破音时长。

唱歌如何巧避爆破音?-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爱(ài)”:不单独发“a”+“i”,而是将“a”的口型提前,字头“ài”整体用“爱”的元音感带过,避免“a”与“i”的割裂。
  • “家(jiā)”:将“j”音与“ia”结合,读作“ji—a”,而非“j”+“i”+“a”,让“j”在“ia”的滑动中自然弱化。

乐句连贯性训练:用连线“串联”字头

在演唱长乐句时,可用“连音线”思维处理字与字之间的过渡,避免每个字都“爆破”开头。

  •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可先将“我(wǒ)和(hé)我(wǒ)的(de)祖(zǔ)国(guó)”逐字用“气息连线”串联,感受“wǒhéwǒde zǔguó”如一条“气流河”,每个字头都是河中的“小浪花”,而非“堤坝”。

分阶段练习步骤

单字练习:感受“弱化爆破”

选择含爆破音的字,用“慢速+叹气”方式练习:

  • 发“bā”:吸气后,用“叹气”状态轻声发“b”,同时双唇放松滑向“a”,体会“b”音被气息“托”着的感觉,重复10次,逐渐缩短“b”音时长。
  • 发“tī”:舌尖轻触上齿龈,不发力,用气流“吹”开舌尖,同步发出“ī”,感受“t”音如“气流的影子”,而非独立音。

词语练习:强化字头与元音的融合

练习含双爆破音的词语,如“爸爸(bàba)”“特别(tèbié)”:

  • “爸爸”:第一个“bà”按上述方法弱化,第二个“ba”的“b”更轻,甚至用“ba”的元音感直接带过,读作“bà—a”,两字之间用气息连接,避免“bà”“ba”两个独立爆破音。
  • “特别”:“tè”的“t”弱化后,快速滑向“e”,再过渡到“bié”,整体保持“tèbié”的连贯,而非“tè—bié”。

乐句练习:在旋律中应用技巧

选取简单乐句(如《茉莉花》中的“好(hǎo)一(yí)朵(duǒ)美(měi)丽(lì)的(de)茉莉(mòlì)花(huā)”):

唱歌如何巧避爆破音?-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先用“lu”“la”等元音哼唱旋律,找到乐句的流动性;
  • 再填入歌词,重点处理“好”“一”“朵”“美”“丽”“茉”“莉”“花”中的爆破音(h、y、d、m、l、m、l、h),注意“好(hǎo)”的“h”轻柔,“朵(duǒ)”的“d”弱化,“花(huā)”的“h”与“ua”融合;
  • 逐渐加快速度,保持气息稳定,确保每个字头都不破坏乐句的连贯性。

常见误区与纠正

误区1:“完全去掉爆破音”

错误表现:为避免爆破音,刻意将“b”读成“m”(如“抱”读成“mào”),导致字音变形。
纠正:爆破音不可完全消失,需“弱化”而非“删除”,应保留声母的发音部位(如双唇、舌尖),仅减弱力度,确保字音清晰。

误区2:“用喉咙压低字头”

错误表现:认为弱化爆破音就是“用力压低声音”,导致喉部紧张,音色沉闷。
纠正:弱化爆破音的核心是“气息支撑”,而非喉咙用力,需保持喉位稳定,用腹部气息推动字头,让声音“自然流出”。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我练习时爆破音弱化了,但字音却变得模糊不清?
A:字音模糊多因“弱化过度”导致声母发音部位丢失,正确的弱化是“保留发音部位,减弱力度”,b”音仍需双唇轻触,但不用力爆破,同时快速过渡到元音,可先对着镜子练习,观察双唇、舌尖是否在发音时有轻微动作,确保字头“有痕迹但无爆破感”。

Q2:高音区更容易出现爆破音,如何在高音时避免?
A:高音区气息压力增大,易不自觉用喉部强化字头,解决方法是:①高音前深吸气,保持腰腹支撑,用“气息托举”声音而非喉咙挤压;②将字头“提前”到吸气末尾,例如唱“高(gāo)音”时,在吸气时舌根轻触软腭,呼气瞬间直接滑向“ao”元音,让“g”音在气息流动中自然带过;③可先降低音高练习弱化爆破音,再逐步升高音域,确保肌肉记忆稳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