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模块的AT命令是用户与模块进行交互控制的重要接口,通过特定的指令集可以实现模块初始化、参数配置、数据传输、状态查询等功能,不同厂商的蓝牙模块AT命令可能存在差异,但核心逻辑和常用指令具有较高通用性,以下从基础概念、常用指令分类、参数配置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蓝牙模块的AT命令通常以“AT”或“AT+”开头,以回车符(\r\n)作为结束标志,模块接收到正确指令后,会返回“OK”表示执行成功,返回“ERROR”则表示指令格式错误或功能不支持,部分指令会返回具体数据,如查询类指令会以“+XXX:”前缀返回参数值,在使用AT命令前,需确保模块已正确供电,并通过串口(如UART)与主控芯片连接,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串口参数需与模块配置一致。
基础指令与系统控制
基础指令主要用于模块的复位、版本查询及工作模式切换,是调试初期的常用操作。“AT”用于测试模块是否正常响应,发送后模块应返回“OK”;“AT+RESET”执行硬件复位,模块重启并恢复默认配置;“AT+VERSION”查询模块固件版本信息,返回类似“+VERSION:X.X.X”的结果;“AT+MODE?”可查询当前工作模式(如从机模式、主机模式、数据透传模式等),通过“AT+MODE=
蓝牙名称与配对指令
蓝牙名称是设备识别的重要标识,直接影响用户搜索和配对体验。“AT+NAME?”用于查询当前模块名称,默认名称可能为“BT_MODULE”或厂商自定义名称;“AT+NAME=
数据传输与串口配置
数据透传模式下,串口参数配置直接影响通信稳定性。“AT+UART?”查询当前串口参数,返回格式为“+UART:

状态查询与事件通知
模块状态查询有助于实时掌握设备连接和工作情况。“AT+STATE?”返回当前状态,如“+STATE:DISCONNECTED”(未连接)、“+STATE:CONNECTED”(已连接)、“+STATE:PAIRED”(已配对);“AT+ADDR?”查询模块蓝牙地址,返回格式为“+ADDR:XX:XX:XX:XX:XX:XX”,地址用于主机设备搜索和指定连接,事件通知指令中,“AT+NOTI=
低功耗与指令扩展
低功耗蓝牙(BLE)模块支持额外指令以优化能耗。“AT+ADVDATA=”设置广播数据,长度通常不超过31字节,用于向周围设备广播信息;“AT+GAPADVINT=
注意事项
- 指令格式规范:AT指令必须以大写“AT”开头,参数与指令间用“=”连接,多个参数用逗号分隔,结尾需加回车换行符。
- 波特率匹配:模块默认波特率可能为9600或38400,若修改后无法通信,需通过复位或特定按键恢复默认设置重新配置。
- 指令响应超时:部分指令执行需较长时间(如配对),若超时未返回响应,可检查模块是否处于正确工作模式或电源是否稳定。
- 数据手册差异:不同厂商模块的AT指令集可能存在差异,务必以对应模块的数据手册为准,避免因指令不兼容导致功能异常。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发送AT指令后模块没有响应?
A:可能原因包括:①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等)与模块配置不匹配,需使用“AT+UART?”查询当前参数并调整;②模块未正确初始化或处于非AT指令模式(如透传模式),需通过“+++”或复位指令切换至AT模式;③硬件连接问题,如TX/RX交叉接反、电源电压不足(需3.3V或5V稳定供电),或模块损坏。
Q2:如何实现蓝牙模块与手机自动重连?
A:需配置以下参数:①设置“AT+CMODE=1”(任意设备连接)或“AT+CMODE=2”(指定地址优先连接),后者需通过“AT+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