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Harness工程师在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需求持续攀升,Harness工程师作为电气系统的“神经中枢”设计师,其核心职责是通过设计、开发和测试线束系统,确保电力与信号在复杂设备中高效、安全传输,以下从岗位职责、任职要求、行业前景及招聘流程等方面,全面解析Harness工程师岗位的招聘需求。

岗位职责
Harness工程师的工作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具体包括:
-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根据客户需求或产品技术规范,制定线束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导线选型、连接器配置、保护元件布局等,确保满足电流承载、电磁兼容(EMC)及环境适应性要求。
- 三维建模与仿真:使用CATIA、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线束三维布局设计,结合运动仿真验证线束在装配、运行中的干涉风险;通过Ansys等工具进行热管理、机械应力分析,优化结构可靠性。
- 样件制作与测试:协调样件生产,指导线束样品制作;完成电气性能测试(如导通、绝缘、耐压)、环境测试(如高低温、振动)及可靠性验证,确保符合ISO 16750、AEC-Q200等标准。
- 技术文档编制:输出设计图纸(如2D Harness Diagram)、物料清单(BOM)、工艺文件及测试报告,支持量产导入及持续改进。
- 跨部门协作:与结构、电子、测试团队协同解决技术问题,参与设计评审(DFMEA),推动成本优化与轻量化设计。
任职要求
- 学历与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硕士学历优先,尤其针对新能源车高压线束、航空航天复杂线束等高端领域。
- 技能要求:
- 熟悉线束设计规范(如LV 214、DIN 72552),掌握低压(12V/24V)及高压(400V以上)线束设计要点;
- 精通CATIA V5 Harness Design模块,具备独立完成三维布局及出图能力;
- 了解电磁兼容(EMC)设计原则,能通过屏蔽、接地等措施抑制信号干扰;
- 掌握常用连接器(如TE、Amphenol)、端子及导线特性,具备成本分析与供应商评估能力。
- 经验要求:
- 3年以上线束设计经验,有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工业机器人或医疗设备领域项目者优先;
- 熟悉APQP流程,具备量产导入及问题解决(如线束磨损、短路故障)经验。
- 软技能: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应对跨部门协作;较强的逻辑思维与问题分析能力,熟练使用Jira、CAD等工具。
行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 需求增长领域: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快充线束需求激增,800V平台架构推动工程师向高压绝缘、热管理方向转型;
- 智能驾驶:传感器线束(激光雷达、摄像头)、高速数据线束(以太网)成为设计重点;
- 工业4.0:工厂自动化设备线束向模块化、抗干扰设计升级。
- 技能迭代方向:
- 软件技能:掌握Python进行自动化设计脚本编写,使用PLM系统(如Teamcenter)管理数据;
- 跨学科知识:融合电力电子(如电池BMS)、热管理(如液冷线束)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招聘流程与建议
企业招聘Harness工程师通常包括:简历初筛(重点考察项目经验与软件技能)→技术面试(线束设计案例、EMC解决方案)→实操测试(CATIA建模或问题分析)→HR面试(职业规划与团队匹配度)。
求职者建议:
- 突出项目成果,如“优化某车型线束布局,降低成本15%并减少装配工时”;
- 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设计、SiC功率模块连接技术等前沿知识。
FAQs
Q1:无新能源车线束经验,能否应聘Harness工程师岗位?
A:可以,若具备低压线束设计基础(如家电、工业设备),可重点学习高压线束安全标准(如ISO 6469)、屏蔽设计及热缩管工艺,通过小型项目(如充电桩线束)积累经验,企业对跨行业候选人开放,但需快速补充新能源领域知识。
Q2:Harness工程师与电气工程师的区别是什么?
A:Harness工程师专注于“线束系统”这一细分领域,涉及物理布局、连接器选型、机械保护等;电气工程师更偏向电路设计、控制系统开发,两者需紧密协作,但Harness工程师更强调“电气系统的物理实现”,需兼顾结构、工艺与成本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