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阿里安全建设有哪些关键核心能力?

阿里安全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以“技术驱动、业务融合、生态共治”为核心,通过多层次、全链路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态安全,其建设思路可从技术架构、组织机制、生态协同三个维度展开,形成“事前预防、事中防御、事后溯源”的闭环能力。

阿里安全建设有哪些关键核心能力?-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技术架构:构建全场景智能安全防护体系

阿里安全的技术建设以“云、管、端”协同为基础,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覆盖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的立体化防护网络。

在云安全层面,阿里云构建了“云盾”安全体系,提供包括DDoS防护、WAF(Web应用防火墙)、主机安全、容器安全等全栈产品,阿里云DDoS防护系统通过全球分布式节点和智能调度算法,可抵御T级流量攻击,2022年单次防护峰值达3.7Tbps;WAF则基于深度学习引擎,识别OWASP Top 10漏洞攻击,准确率超99%。

数据安全是阿里安全的核心重点,通过“数据安全中心”,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采集阶段采用隐私计算技术(如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保护原始数据;传输阶段基于国密算法和TLS 1.3加密;存储阶段支持数据脱敏、动态加密和细粒度权限控制;使用阶段通过数据水印、行为分析和异常检测防止数据泄露,阿里安全的“数据风控大脑”日均处理数据超10万亿条,可实时识别盗刷、欺诈等风险事件,准确率达95%以上。

应用安全方面,阿里内部研发了“代码审计平台”“移动安全加固”“业务风控系统”等工具,代码审计平台基于静态分析和动态沙箱技术,可自动扫描Java、Python等语言的代码漏洞,扫描效率提升80%;移动安全加固通过加壳、混淆、反调试等技术,保护APP免遭逆向破解;业务风控系统整合设备指纹、行为序列、地理位置等多维数据,构建用户画像,识别异常登录、刷单等恶意行为。

阿里安全建设有哪些关键核心能力?-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终端安全则通过“阿里安全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实现设备准入、漏洞扫描、远程管控等功能,支持百万级终端统一管理,保障企业移动办公安全,阿里安全还布局了“威胁情报平台”,整合全球20亿条威胁数据,通过AI模型实时更新攻击特征,为防护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组织机制:建立“安全左移+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

阿里安全的组织建设强调“安全是全员责任”,通过顶层设计、流程嵌入和考核机制,将安全能力融入业务全流程。

在顶层架构上,阿里设立“安全委员会”,由CEO直接领导,统筹集团安全战略;下设“安全部”负责技术研发与运营,“数据安全委员会”专项推进数据治理,“业务安全部”对接各BU(业务单元)需求,形成“战略-执行-落地”三级联动机制。

流程层面,推行“安全左移”模式,在产品研发初期引入安全设计(如SDL,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要求业务团队通过威胁建模、安全测试等环节,将漏洞消灭在上线前,支付宝的支付产品上线前需经过100+项安全检测,包括逻辑漏洞、性能压力、合规性等,平均修复周期缩短至48小时。

阿里安全建设有哪些关键核心能力?-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考核机制上,将安全指标纳入业务团队KPI,如“漏洞修复时效”“安全事故率”“数据合规性”等,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设立“安全创新奖”,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并上报安全风险,2022年内部员工贡献的安全漏洞修复建议超5万条,推动安全成本降低30%。

生态协同:构建“开放共治”的安全生态网络

阿里安全认为,单点防御无法应对复杂威胁,需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建安全生态。

在政企合作方面,阿里与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跨境流动等难题;参与制定《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30余项国家标准,推动安全合规体系建设。

产业协同上,阿里云安全向中小企业输出能力,通过“安全市场”整合第三方安全服务商,提供低成本的SaaS化安全产品(如轻量级WAF、中小企业数据加密服务),已服务超100万家企业。

生态共治层面,阿里发起“天下无贼”计划,联合警方打击网络黑灰产,2022年协助侦破电信诈骗案1.2万起,挽回损失超20亿元;同时开放“安全攻防演练平台”,邀请白帽黑客参与漏洞挖掘,2022年通过众测发现高危漏洞3000余个,修复率达100%。

相关问答FAQs

Q1:阿里安全如何保障海量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
A:阿里安全通过“技术+制度+合规”三重保障数据隐私,技术上,采用隐私计算(如联邦学习)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在原始方不出域的情况下联合建模;使用数据脱敏、加密存储、动态水印等技术,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制度上,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审批流程;合规上,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用户可自主查询、删除个人信息,并设立独立的数据保护官(DPO)监督合规执行。

Q2:阿里安全如何应对新型网络攻击的快速演变?
A:阿里安全构建了“智能检测-动态防御-持续进化”的应对机制,依托“威胁情报平台”和AI算法,实时分析攻击模式,将新型攻击特征库更新周期缩短至1小时;通过“云地协同”架构,云端实时同步防御策略,边缘节点快速响应本地攻击;与全球安全机构共享威胁情报,参与国际攻防演练(如Pwn2Own),提前预判攻击趋势,2022年成功防御0day漏洞攻击120余起,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