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招聘er图是啥?求科普!

在企业的招聘流程中,招聘ER图(实体-关系图)是一种结构化工具,用于可视化招聘系统中的核心实体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梳理招聘涉及的“人、岗、流程、数据”等要素,ER图能帮助招聘团队明确业务边界、优化数据流转,并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如ATS 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提供逻辑基础,以下从实体定义、关系设计、应用场景及优化方向四个维度展开分析,辅以表格说明核心实体属性,最后通过FAQs解答常见疑问。

招聘er图是啥?求科普!-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招聘ER图的核心实体及属性

招聘系统的核心实体通常包括“候选人”“招聘职位”“招聘团队”“面试流程”“录用信息”等,每个实体包含若干属性(即描述特征的字段),以下是主要实体的详细拆解:

候选人实体(Candidate)

候选人是招聘流程的核心对象,其属性需覆盖基本信息、求职意向、互动记录等,关键属性包括:

  • 基础信息:候选人ID(唯一标识)、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现居住地、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工作年限(详见表1)。
  • 求职信息:求职意向岗位、期望薪资、到岗时间、工作状态(在职/离职/待业)、简历来源(招聘网站/内推/猎头推荐等)。
  • 互动记录:投递时间、简历初筛结果(通过/不通过)、面试轮次(初面/复面/终面)、面试评价、测评分数、Offer接受状态(接受/拒绝/待确认)。

招聘职位实体(Job Position)

职位是招聘需求的载体,需明确岗位要求与关联信息,核心属性:

  • 职位基础:职位ID、职位名称、所属部门、工作地点、招聘人数、职位类型(全职/兼职/实习)、汇报对象。
  • 任职要求:学历要求、专业限制、技能标签(如Python/SQL/项目管理)、经验要求(如“3年以上互联网行业经验”)、软技能(如沟通能力、抗压能力)。
  • 薪酬福利:薪资范围(最低-最高)、薪资结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五险一金、年假、餐补等)、晋升路径。

招聘团队实体(Recruitment Team)

招聘团队是流程的执行主体,需明确角色分工与权限,属性包括:

招聘er图是啥?求科普!-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成员信息:招聘专员ID、姓名、所属HR部门、联系方式、负责业务线(如技术部/市场部)。
  • 角色权限:角色类型(招聘负责人/初筛官/面试官/HRBP)、操作权限(如创建职位、发起面试、发送Offer)。
  • 工作量统计:已处理简历数、安排面试数、录用转化率、平均招聘周期。

面试流程实体(Interview Process)

面试流程是候选人与职位的连接纽带,需标准化环节与规则,属性包括:

  • 流程节点:面试轮次ID、轮次名称(如初面技术面、复面业务面、终面HR面)、面试形式(线上/线下/视频)、预计时长。
  • 关联信息:每轮面试官ID(关联招聘团队)、面试评价维度(专业技能/项目经验/文化适配等)、通过标准(如“总分≥80分”)。
  • 时间记录:面试安排时间、实际开始/结束时间、面试结果(通过/淘汰/待定)。

录用信息实体(Offer Information)

录用是招聘流程的终点,需记录关键决策与后续动作,属性包括:

  • Offer详情:Offer ID、职位ID、候选人ID、发Offer日期、薪资(具体数字)、签约截止日期、岗位级别(如P5/P6)。
  • 决策记录:录用审批人、审批状态(待审批/已通过/已拒绝)、拒绝原因(如“候选人薪资期望过高”“岗位匹配度不足”)。
  • 入职跟进:Offer接受时间、入职材料提交状态、背景调查结果、入职日期、试用期评估标准。

实体间的关系设计

ER图的核心是“关系”,通过连接线描述实体间的逻辑关联,常见的 cardinality(基数)关系包括1:1(一对一)、1:N(一对多)、M:N(多对多),招聘系统中主要关系如下:

候选人与职位:多对多关系(M:N)

一个候选人可投递多个职位(如同时投递“前端开发”和“全栈开发”),一个职位也可被多个候选人投递,需通过“投递记录”中间表连接,包含投递ID、投递时间、简历附件等属性。

招聘er图是啥?求科普!-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职位与招聘团队:多对多关系(M:N)

一个职位可由多个招聘专员共同负责(如大厂校招岗位由区域HR+业务HRBP协同),一个招聘专员也可负责多个职位,通过“负责关系”中间表记录,包含负责ID、开始负责时间、结束负责时间(若岗位关闭)。

候选人与面试流程:多对多关系(M:N)

一个候选人需经历多轮面试(如初面→复面→终面),一轮面试也可能涉及多个候选人(如群面),通过“面试安排”中间表关联,包含面试ID、候选人ID、职位ID、面试轮次ID、面试评价内容等。

面试流程与招聘团队:多对多关系(M:N)

每轮面试需指定面试官(属于招聘团队),一个面试官可参与多轮面试(不同候选人/不同职位),通过“面试官分配”中间表记录,包含分配ID、面试官ID、面试轮次ID、面试时间、面试地点。

候选人与录用信息:一对一关系(1:1)

一个候选人仅对应一条录用记录(即使拒绝Offer也不重复生成),但一个职位可对应多条录用记录(多候选人),需确保Offer ID与候选人ID唯一绑定。

招聘ER图的应用场景

招聘ER图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招聘管理的“可视化蓝图”,具体应用体现在三方面:

招聘流程标准化

通过ER图梳理实体与关系,可明确“从职位发布到入职”的全流程节点,当HR创建职位时,系统自动关联“招聘团队”中的负责人,触发“面试流程”的第一轮安排,避免遗漏环节(如忘记指定面试官)。

数据流转优化

ER图明确了数据的“产生-传递-存储”路径,候选人“投递记录”中的简历附件,需存储至“候选人实体”的“简历字段”,同时关联“职位实体”的“投递人数统计”,确保数据可追溯、可分析(如分析某岗位的简历来源转化率)。

系统开发与迭代

对于开发ATS的团队,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依据。“面试流程实体”中的“面试评价维度”字段,需设计为JSON格式存储,方便后续扩展评价模板(如增加“AI面试评分”子维度)。

招聘ER图的优化方向

随着招聘场景复杂化(如跨部门协作、AI初筛),ER图需持续迭代优化,重点包括:

  • 动态字段扩展:针对灵活用工、海外招聘等场景,增加“签证状态”“外语水平”等实体属性,避免频繁修改表结构。
  • 关系权重化:在“候选人-职位”关系中增加“匹配度分数”(基于简历关键词、技能标签计算),实现智能推荐。
  • 权限精细化:在“招聘团队实体”中增加“数据权限字段”(如HRBP仅能查看本部门候选人数据),保障信息安全。

表1:候选人实体核心属性示例

属性名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说明
candidate_id VARCHAR(32) 主键,非空 唯一标识候选人
name VARCHAR(50) 非空 候选人姓名
phone VARCHAR(20) 非空,唯一 联系电话(防重复投递)
email VARCHAR(100) 非空,唯一 电子邮箱
expected_salary DECIMAL(10,2) 可空 期望月薪(元)
resume_source ENUM(‘招聘网站’,‘内推’,‘猎头’) 非空 简历来源
application_status ENUM(‘待筛选’,‘面试中’,‘Offer发放’,‘已入职’,‘已拒绝’) 非空 当前申请状态

相关问答FAQs

Q1:招聘ER图与实际招聘流程脱节怎么办?
A:若ER图与实际业务不符,需通过“流程访谈+数据校准”同步优化,具体步骤:① 邀请招聘负责人、业务面试官参与工作坊,梳理当前流程的“断点”(如“背景调查”未在ER图中体现);② 收集历史招聘数据(如近6个月的面试记录),验证实体属性的完整性(如“拒绝原因”字段是否覆盖80%的拒绝案例);③ 基于反馈调整ER图,优先补充高频场景的实体与关系(如增加“背景调查实体”),再通过原型工具(如Axure)模拟流程,确保技术团队能准确落地。

Q2:如何通过ER图提升招聘效率?
A:ER图可通过“数据关联+自动化规则”减少重复操作。① 在“候选人实体”与“职位实体”间建立“技能匹配度”字段,当新职位发布时,系统自动筛选简历关键词匹配度≥70%的候选人,推送至招聘专员;② 在“面试流程实体”中设置“自动提醒”规则(如面试前24小时发送邮件/短信给候选人和面试官),避免爽约;③ 通过“招聘团队实体”的“工作量统计”字段,动态分配简历(如将新投递的简历分配给当前待处理简历数最少的专员),平衡团队负载。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