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命令行如何正确卸载驱动?

在命令行环境中卸载驱动程序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任务,尤其对于系统关键驱动或硬件依赖型驱动,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系统不稳定,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不同系统环境下的具体方法,帮助用户安全、高效地完成驱动卸载。

命令行如何正确卸载驱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准备工作

在开始卸载驱动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 确认驱动信息:通过设备管理器(devmgmt.msc)或命令行工具(如pnputil)获取要卸载驱动的硬件ID、设备实例ID或驱动名称,避免误卸其他驱动。
  2. 备份重要数据:虽然驱动卸载通常不会影响系统数据,但建议提前备份,以防意外情况导致系统故障。
  3. 管理员权限:所有命令行操作均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可通过右键点击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Windows系统下的命令行驱动卸载方法

使用pnputil工具(适用于通用驱动)

pnputil是Windows内置的PNP(即插即用)驱动管理工具,可列出、删除、添加驱动包。

  • 列出已安装驱动包
    pnputil /enum-drivers

    记录目标驱动的Published nameOriginal filename

  • 卸载指定驱动包
    pnputil /delete-driver <驱动包名> /uninstall /force

    pnputil /delete-driver oemXX.inf /uninstall /force,其中oemXX.inf为驱动包名。

    命令行如何正确卸载驱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强制卸载所有关联驱动
    若需彻底清除驱动,可使用/force参数,但需确保硬件已物理断开连接。

使用devcon工具(需单独安装)

devcon是微软提供的命令行设备管理工具,功能更强大,支持按硬件ID或设备类卸载驱动。

  • 列出所有设备
    devcon listclass *

    找到目标设备类(如Display)或硬件ID(如VEN_xxxx&DEV_xxxx)。

  • 卸载指定设备驱动
    devcon remove =<设备类> <硬件ID>

    devcon remove =Display PCI\VEN_10DE&DEV_13C2,卸载NVIDIA显卡驱动。

  • 按设备实例ID卸载
    通过devcon hwids =<设备类>获取设备实例ID后,使用:
    devcon remove @<设备实例ID>

使用PowerShell命令(Windows 8及以上)

PowerShell提供更灵活的驱动管理功能,可通过Get-PnpDeviceUninstall-PnpDevice cmdlet操作。

命令行如何正确卸载驱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列出所有PnP设备
    Get-PnpDevice | Format-Table Name, Status, InstanceId, Class
  • 卸载指定设备驱动
    Uninstall-PnpDevice -InstanceId "PCI\VEN_10DE&DEV_13C2&SUBSYS_12345678\12345678" -Confirm:$false

    其中InstanceId为设备唯一标识,可通过上述命令获取。

  • 重启设备以完成卸载
    部分驱动卸载后需重启系统生效,可使用:
    Restart-Computer

Linux系统下的命令行驱动卸载方法

Linux系统中,驱动的卸载通常通过模块管理工具(如rmmod)或包管理器实现。

  • 使用rmmod卸载内核模块
    1. 查看已加载模块:lsmod | grep <驱动名>
    2. 卸载模块:sudo rmmod <驱动名>
    3. 若模块被占用,需先停止相关服务:sudo systemctl stop <服务名>
  • 使用dkms管理动态内核模块
    若驱动通过DKMS安装,可彻底移除:
    sudo dkms remove <驱动名>/<版本> -k $(uname -r)
  • 通过包管理器卸载驱动
    若驱动通过APT/YUM安装,直接卸载软件包: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驱动包名>  # Debian/Ubuntu
    sudo yum remove <驱动包名>              # CentOS/RHEL

注意事项

  1. 避免卸载关键驱动:如存储、主板芯片组驱动,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2. 物理设备连接:卸载前确保硬件已断开(如USB设备),防止驱动冲突。
  3. 驱动备份:卸载前可通过pnputil /export-driver <驱动包名>备份驱动包,以便恢复。
  4. 日志记录:操作后检查系统日志(Windows事件查看器、Linuxdmesg),确认无错误。

相关问答FAQs

Q1:卸载驱动后设备无法识别怎么办?
A:可通过以下步骤恢复:

  1. 回滚驱动:在设备管理器中右键设备→“属性”→“驱动程序”→“回滚驱动程序”。
  2. 重新安装驱动:从硬件官网下载最新驱动,或使用pnputil /add-driver <驱动路径.inf>手动安装。
  3. 禁用设备签名检查(Windows):bcdedit /set testsigning on后重启,安装未签名驱动。

Q2:如何彻底清除残留驱动文件?
A:残留文件可能导致驱动冲突,可通过以下方式清理:

  1. Windows
    • 删除C:\Windows\Inf\*.inf中相关驱动信息文件(需显示隐藏文件)。
    • 清理C:\Windows\System32\drivers\下的.sys文件。
    • 使用驱动清理工具(如Driver Booster的驱动卸载功能)。
  2. Linux
    • 删除/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drivers/下的对应模块文件。
    • 运行depmod -a更新模块依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