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面试周报是HR部门或招聘团队定期记录、总结和分析招聘工作进展的重要工具,通过系统化梳理面试数据、候选人情况及招聘目标达成进度,既能帮助团队实时掌握招聘动态,也能为后续招聘策略调整提供依据,以下从核心内容、撰写要点及示例表格等方面展开说明。

招聘面试周报的核心内容
招聘面试周报通常需涵盖周期内(如每周一至周日)的整体招聘进展、各岗位面试情况、候选人动态、问题分析及下周计划等模块,具体包括:
整体招聘概况
需明确周期内招聘的核心目标,如“本周计划完成5个岗位的初面,目标转化率30%”,同时总结整体达成情况,实际完成初面8人,达成率160%,其中3人进入复试阶段,转化率37.5%”,并对比上周数据说明趋势(如“较上周转化率提升7.5个百分点”),可标注当前招聘进度与年度目标的匹配度,如“年度目标招聘50人,已完成32人,本周新增3人,进度达64%”。
各岗位招聘进展
按岗位维度拆分数据,清晰呈现每个岗位的招聘阶段、人数及状态。
- 技术岗(后端开发工程师):计划招聘2人,本周安排初面5人,通过3人进入复试,1人通过复试待Offer,剩余1人复试中;当前简历库有效简历28份,较上周新增15份。
- 产品岗(产品经理):计划招聘1人,本周初面2人,均未通过(匹配度不足),简历库有效简历8份,需加强渠道引流。
- 运营岗(新媒体运营):计划招聘1人,本周收到简历35份,筛选通过10人安排初面,6人通过初面,2人进入复试,复试结果待出。
面试过程数据
包括各环节面试人数、通过率、平均耗时等关键指标。

- 简历筛选:本周收到简历120份,筛选通过35份(筛选率29.2%),未通过主要原因为“经验不匹配(占比60%)”“学历不符(25%)”“稳定性存疑(15%)”。
- 初面:安排面试35人,实际到场28人(到场率80%),通过15人(通过率42.9%),未通过主要原因为“沟通能力不足(40%)”“专业技能欠缺(35%)”“职业规划模糊(25%)”。
- 复试:安排复试10人,通过3人(通过率30%),复试评价维度聚焦“项目经验深度”“团队协作能力”“岗位认知清晰度”。
候选人动态
重点跟踪意向候选人的进展,
- 高意向候选人:张三(后端开发,5年经验),复试评分92分(满分100),已发放Offer,期望薪资18K,目前待回复;李四(产品经理,3年经验),复试评分88分,与用人部门沟通后薪资调整为15K,计划明日二次沟通。
- 放弃候选人:王五(新媒体运营),初面通过后因“接受异地Offer”放弃;赵六(后端开发),复试通过后因“薪资未达预期”放弃,需反思薪资带宽合理性。
招聘问题与风险
总结周期内招聘中的痛点,并提出改进方向。
- 问题1:产品岗简历量少且质量不高,近两周仅收到有效简历8份,远低于技术岗。
- 问题2:初面到场率仅80%,部分候选人因“时间冲突”或“忘记提醒”缺席,影响面试效率。
- 风险:核心岗位“后端开发工程师”Offer acceptance rate(接受率)为5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70%),需优化候选人沟通策略。
下周招聘计划
明确下周目标及具体行动项,确保工作连续性。
- 目标:完成3个岗位(产品经理、新媒体运营、测试工程师)共10人初面,发放2份Offer,提升初面到场率至90%。
- 行动项:
- 针对产品岗,新增“拉勾网”“BOSS直聘”付费职位,优化JD关键词(增加“用户增长”“数据分析”等);
- 推行“面试前24小时短信+电话双提醒”,减少候选人爽约;
- 与用人部门沟通“后端开发”薪资带宽,调整至15K-20K,覆盖更多候选人。
招聘面试周报撰写要点
- 数据化呈现:避免模糊描述,用具体数据(如“到场率80%”“转化率37.5%”)替代“基本达标”“进展顺利”等表述,增强客观性。
- 聚焦核心指标:优先呈现与招聘目标强相关的数据(如到面量、通过率、Offer接受率),避免信息过载。
- 问题与对策结合:不仅指出问题,更要提出可落地的改进措施,体现周报的决策支持价值。
- 可视化辅助:通过表格(如各岗位进展表、面试环节数据表)直观展示信息,减少文字阅读成本。
示例表格
表1:各岗位招聘进展周报表(202X年X月第X周)
岗位名称 | 计划招聘人数 | 本周到面人数 | 本周通过人数 | 复试/待Offer人数 | 简历库有效简历数 | 较上周新增简历数 |
---|---|---|---|---|---|---|
后端开发工程师 | 2 | 5 | 3 | 1(待Offer) | 28 | 15 |
产品经理 | 1 | 2 | 0 | 0 | 8 | 3 |
新媒体运营 | 1 | 6 | 2 | 2(复试中) | 12 | 8 |
表2:面试环节数据统计表
环节 | 计划面试人数 | 实际面试人数 | 到场率 | 通过人数 | 通过率 | 主要未通过原因(占比) |
---|---|---|---|---|---|---|
简历筛选 | 120 | 35 | 2% | 经验不匹配(60%)、学历不符(25%) | ||
初面 | 35 | 28 | 80% | 15 | 9% | 沟通能力不足(40%)、技能欠缺(35%) |
复试 | 10 | 10 | 100% | 3 | 30% | 项目经验不足(50%)、团队协作差(30%) |
相关问答FAQs
Q1:招聘面试周报应该每周什么时间提交?给谁看?
A:通常建议每周一上午提交,覆盖上周一至周日的招聘数据,根据公司规模和汇报层级,周报可提交给招聘负责人、HRBP或业务部门 hiring manager,对于高层管理者,可简化内容,聚焦整体进度、核心岗位达成率及风险点;对于业务部门,需突出其招聘岗位的具体进展(如候选人到面时间、反馈意见),确保信息对齐。

Q2:如果某岗位招聘周期较长,周报中如何体现进展避免显得“无进展”?
A:针对长期未关闭的岗位,周报中可增加“过程性进展”维度,① 简历积累情况(如“本周新增15份有效简历,较上周提升50%,其中3人具备XX项目经验”);② 候选人培育动作(如“与2名潜力候选人保持沟通,分享公司业务动态,提升意向度”);③ 面试优化调整(如“根据用人部门反馈,调整初面评分标准,增加‘技术难点解决能力’维度”),通过拆解过程动作,体现招聘团队的主动性和进展,而非仅关注“是否到Offer”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