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政府二级域名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相关机构依托政府主域名建立的子站点,用于实现特定职能、服务或信息的线上展示与管理,其规范使用不仅关系到政府网站体系的统一性,也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务服务的体验和信任度,以下从定义、申请流程、使用规范、管理维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如何使用政府二级域名。

政府二级域名的定义与作用
政府二级域名是在政府主域名(如www.gov.cn)前添加特定前缀形成的子域名,xxj.xx.gov.cn”或“service.xx.gov.cn”,其核心作用包括:一是实现职能细分,如不同部门(公安、教育、税务)或服务事项(办事服务、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的独立展示;二是提升用户体验,通过语义化前缀(如“办事”“咨询”)让公众快速识别网站内容;三是便于管理维护,各二级域名可独立部署内容,同时统一在主域名体系下保障安全与规范。
申请与备案流程
申请条件
通常只有纳入政府网站主管单位(如国务院办公厅、省级政府办公厅)管理的政府部门、依法授权的公共事业机构或经批准的公共服务项目,方可申请政府二级域名,需提供单位法人资格证明、职能说明、网站建设方案等材料,确保申请主体与政务职能直接相关。
申请流程
- 提交申请:向政府网站主管部门(如市/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提交《政府网站二级域名申请表》,明确域名前缀(建议采用部门简称或职能关键词,如“hsj”代表“环保局”)、网站用途、主办单位及技术负责人信息。
- 材料审核: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必要性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域名前缀是否与职能匹配、是否存在重复或歧义。
- 技术对接:审核通过后,由政府网站技术支持部门(如信息中心)完成域名的DNS配置,指向指定的服务器IP地址,并接入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如内容管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
- 备案与上线:域名配置完成后,需通过工信部ICP备案(政府网站免于工商备案,但需完成公安备案),并在政府主域名站点公示二级域名清单,随后可正式上线。
域名命名规范
为保障统一性和易用性,二级域名前缀需遵循以下规则:
- 简洁性:使用2-6个字母或数字,避免复杂字符(如“-”“_”),gy”代表“工业”,“12345”代表政务服务热线。
- 语义化:前缀应体现部门或职能特征,如“jyj”(教育局)、“spj”(市场监管局);公共服务类可使用“fw”(服务)、“xxgk”(信息公开)。
- 唯一性:同一层级政府(如市级)内域名前缀不得重复,避免混淆。
域名类型 | 前缀示例 | 适用场景 |
---|---|---|
部门类 | gaj(公安局) | 公安部门职能展示与办事服务 |
职能服务类 | hz(婚姻登记) | 特定事项办事服务入口 |
信息公开类 | xxgk(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互动交流类 | hd(互动) | 政民互动、征集反馈平台 |
使用规范与管理要求
内容建设规范权威性**:二级域名发布的信息需经主办单位审核,确保政策文件、数据、办事指南等内容的准确、及时,严禁发布未经核实的消息或广告性内容。
- 栏目设置:参照政府网站基本目录要求,设置“首页”“信息公开”“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基础栏目,并根据职能补充特色栏目(如“政策解读”“公示公告”)。
- 无障碍适配:需符合《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支持读屏软件、字体缩放等功能,保障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访问体验。
技术运维规范
- 安全保障:接入政府网站统一安全防护体系,定期开展漏洞扫描、渗透测试,落实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或篡改。
- 性能优化:采用CDN加速、负载均衡等技术,确保页面打开时间不超过3秒;定期备份网站数据,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服务可用性不低于99.9%。
- 统一标识:页面头部需标注政府网站标识(红头箭头标识)、网站标识码(ICP备案号)、主办单位名称,底部显示联系方式、版权声明等法定信息。
日常管理责任
- 主办单位负责制:二级域名网站内容由主办单位(如某局、某中心)全权负责,明确内容审核员、技术管理员、应急联系人,定期更新内容(动态类信息每周至少更新1次,政策类信息发布后3个工作日内解读)。
- 监督与考核:政府网站主管部门通过监测系统对二级域内容更新、服务可用度、互动响应情况(如留言15个工作日内回复)进行月度通报,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域名变更与注销:因机构调整需变更域名前缀时,应提前30个工作日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完成原域名内容迁移、DNS修改及新域名备案后,方可注销旧域名;长期闲置(6个月未更新内容)的域名将被主管部门收回。
- 禁止行为:严禁将二级域名出租、出借给企业或个人使用;不得擅自开设境外服务器镜像;禁止发布与政务职能无关的内容(如商业推广、个人博客)。
相关问答FAQs
Q1:政府二级域名是否可以用于商业合作项目?
A:不可以,政府二级域名仅用于履行政务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严禁以任何形式出租、出借给企业或用于商业项目,如需开展政企合作服务,应通过政府主域名下的专题专栏或独立子站(非二级域名)实现,且需明确标注合作主体及内容边界,避免公众混淆。

Q2:二级域名网站内容出现错误或更新滞后,责任由谁承担?
A:二级域名网站的内容管理责任主体为主办单位(即申请域名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若因内容审核不严、更新滞后导致不良影响,将由主办单位承担直接责任,包括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技术故障(如服务器宕机)由技术支持部门负责,但需与主办单位协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