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织梦(DedeCMS)中仿手机网站源码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移动端流量占比越来越高的今天,织梦作为一款成熟的CMS系统,本身具备多站点支持能力,通过合理的配置和模板修改,可以快速实现手机网站的仿制,以下将详细拆解整个流程,从环境准备到最终上线,确保每个环节清晰可操作。

明确仿制的核心思路:手机网站并非独立于PC网站,而是基于同一套数据源,通过不同的模板样式和展示逻辑适配移动端设备,仿制的重点在于模板的二次开发,而非后台系统的重构,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环境搭建、数据库准备、模板仿制与配置、以及测试与优化。
第一阶段:环境搭建与源码准备
在开始仿制前,需要确保本地或服务器具备织梦运行环境,推荐使用集成环境如phpStudy或XAMPP,一键部署PHP+MySQL环境,获取目标手机网站的源码,如果目标网站是织梦系统,可直接下载其PC和手机模板文件夹(通常位于/templets/
目录下,手机模板可能以mobile/
命名);如果是其他系统,需通过浏览器开发者工具(F12)的“设备模拟器”功能查看页面结构,并手动保存HTML、CSS、JS等静态资源,注意保留目标网站的图片、字体等资源路径,后续需替换为本地织梦的路径,将下载或整理好的手机网站源码解压至本地织梦目录的/templets/
子目录下,例如新建/templets/mobile_target/
文件夹存放仿制模板。
第二阶段:数据库准备与数据迁移
织梦网站的核心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仿制手机网站需要确保数据与PC网站同步,如果目标网站是织梦系统,可直接导出其数据库备份文件(.sql
格式),然后在本地织梦数据库中执行导入操作,导入后,需检查数据库表前缀是否与本地织梦一致(默认为dede_
),若不一致,可通过织梦后台的“系统基本参数”-“核心设置”中的“数据库表前缀”进行修改,或使用Navicat等工具批量替换表前缀,如果目标网站非织梦系统,需手动整理其数据(如文章、栏目、产品等),通过织梦后台的“内容模型管理”-“添加内容模型”创建对应模型,再通过“批量导入内容”功能将数据迁移至织梦数据库,确保文章ID、栏目ID等关键字段与原网站一致,避免模板调用时出现数据错位。
第三阶段:模板仿制与核心配置
这是仿制的核心环节,需将目标手机网站的静态页面转换为织梦模板标签,具体步骤如下:

- 模板文件结构:在
/templets/
目录下新建手机模板文件夹(如mobile/
),参考织梦默认手机模板的文件结构,创建index.html
(首页)、list_article.html
(栏目页)、article_article.html
(文章页)、head.html
(头部)、footer.html
(底部)等文件。 - 静态转动态:打开目标手机网站的HTML文件,将静态内容替换为织梦模板标签。
{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文章列表:
{dede:arclist titlelen='30' row='10'}<a href="[field:arcurl/]">[field:title/]</a>{/dede:arclist}
- 栏目导航:
{dede:channel type='top' row='8'}<a href="[field:typelink/]">[field:typename/]</a>{/dede:channel}
{dede:field.body/}
注意保留原网站的CSS样式(放入style.css
)和JavaScript脚本(放入js/
目录),并在模板头部通过<link rel="stylesheet" href="{dede:global.cfg_templets_mobile/}/style.css">
和<script src="{dede:global.cfg_templets_mobile/}/js/jquery.min.js"></script>
引入。
- 响应式适配:为适配不同手机屏幕,需在CSS中添加媒体查询(Media Query),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375px) { .container { font-size: 14px; } }
织梦模板需在
<head>
标签中加入移动端适配代码:<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 后台配置:登录织梦后台,进入“系统基本参数”-“核心设置”,将“手机站点是否开启”设置为“是”,并填写“手机站点域名”(如
http://m.example.com
);在“模板管理默认模板设置”中,将首页、栏目页、文章页等的默认模板选择为仿制的手机模板(如mobile/index.html
);若需独立域名访问手机站,还需在服务器配置伪静态规则(如Nginx规则:rewrite ^(.*)$ /mobile/$1 last;
)。
第四阶段:测试与优化
完成模板配置后,需进行全面测试:
- 跨设备测试:通过Chrome浏览器设备模拟器、真机(iOS/Android)测试首页、栏目页、文章页的显示效果,检查图片是否自适应、链接是否跳转正确、表单功能是否正常。
- 数据校验:随机抽查文章、图片、下载链接等内容,确保数据调用无误,特别是外部资源路径(如图片需替换为织梦上传目录
/uploads/
下的路径)。 - 性能优化:压缩CSS、JS文件,合并HTTP请求,使用织梦自带的“文件校验修复”功能检查模板文件完整性,避免因标签错误导致页面显示异常。
以下是仿制过程中常见的配置要点总结表:
配置环节 | 关键操作 | 注意事项 |
---|---|---|
模板文件存放 | 放入/templets/mobile/ 目录 |
文件名需与织梦默认模板命名规则一致(如index.html ) |
数据库导入 | 导入.sql 文件,检查表前缀一致性 |
若原网站数据量大,可分批导入避免超时 |
响应式CSS | 添加媒体查询,使用rem/em 单位替代固定像素 |
确保字体、间距等元素在不同屏幕下比例协调 |
移动端适配标签 | 添加viewport 标签,禁用用户缩放(可选) |
避免页面在手机端出现横向滚动条 |
独立域名配置 | 后台开启手机站,配置伪静态规则 | 服务器需绑定独立域名,并确保伪静态规则正确生效 |
资源路径替换 | 将外部图片、CSS、JS路径改为织梦相对路径(如/uploads/img/1.jpg ) |
避免因跨域或路径错误导致资源无法加载 |
相关问答FAQs

Q1:仿制手机网站时,如何实现PC端和移动端自动跳转?
A1:可通过JS脚本实现自动跳转,在PC端模板的<head>
标签中添加以下代码:
<script> function browserRedirect() { var sUserAgent = navigator.userAgent.toLowerCase(); var bIsIpad = sUserAgent.match(/ipad/i) == "ipad"; var bIsIphoneOs = sUserAgent.match(/iphone os/i) == "iphone os"; var bIsMidp = sUserAgent.match(/midp/i) == "midp"; var bIsUc7 = sUserAgent.match(/rv:1.2.3.4/i) == "rv:1.2.3.4"; var bIsUc = sUserAgent.match(/ucweb/i) == "ucweb"; var bIsAndroid = sUserAgent.match(/android/i) == "android"; var bIsCE = sUserAgent.match(/windows ce/i) == "windows ce"; var bIsWM = sUserAgent.match(/windows mobile/i) == "windows mobile"; if (bIsIpad || bIsIphoneOs || bIsMidp || bIsUc7 || bIsUc || bIsAndroid || bIsCE || bIsWM) { window.location.href = "http://m.example.com"; // 替换为手机站域名 } } browserRedirect(); </script>
在移动端模板中添加反向跳转链接(如“电脑版”按钮),指向PC端域名。
Q2:仿制后手机站图片显示异常,如何解决?
A2:图片显示异常通常由路径错误或未适配移动端分辨率导致,解决方案:
- 检查织梦后台“系统基本参数”-“附件设置”,确保“附件目录URL”填写正确(如
/uploads
); - 在调用图片时,使用织梦自动缩略图标签,如
[field:litpic/]
,并确保后台开启了“缩略图默认使用中图”选项; - 在CSS中为图片添加响应式样式:
img {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 若原网站图片过大,可通过织梦“文档图片批量处理”功能生成适配移动端的小尺寸图片,避免因图片加载过慢影响体验。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织梦手机网站源码的仿制,实现移动端与PC端的数据同步和样式适配,仿制过程中需注重细节调整,尤其是模板标签的正确使用和响应式布局的实现,确保手机站既保留原网站的视觉风格,又符合织梦系统的调用逻辑。
原文来源:https://www.dangtu.net.cn/article/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