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阿里中科大招聘,是岗位定向还是人才定向?

阿里巴巴与中科大此次联合招聘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科技领域与顶尖高校的强强联手,此次招聘不仅为双方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行业人才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从招聘规模来看,双方计划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数据科学、芯片设计等前沿领域招募超过500名优秀人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岗位占比达75%,凸显了高精尖技术领域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阿里中科大招聘,是岗位定向还是人才定向?-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岗位设置上,招聘覆盖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学术研究等多个方向,技术研发类岗位包括算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量子计算研究员等,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项目经验;产品创新类岗位则聚焦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兼具技术洞察力与商业思维;学术研究类岗位联合中科大的实验室资源,鼓励应聘者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科学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聘特别设立了“青橙计划”,面向全球招募35岁以下具有突出创新潜力的青年学者,提供千万级科研经费及全方位支持,旨在打造顶尖科研梯队。

薪酬福利方面,此次招聘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方案,技术类岗位年薪普遍在30万-80万元之间,核心岗位及高层次人才可达百万以上;阿里巴巴提供股票期权、年度健康体检、子女教育补贴等全面福利,中科大则为入选者解决落户、住房等问题,并配套科研启动经费,双方还联合打造了“双导师制”,为新人配备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助力快速成长。

招聘流程严格而高效,分为网申、笔试、多轮面试及终面四个环节,网申阶段需提交学历证明、科研成果及项目经历,技术岗位增设在线编程测试;面试环节采用“技术面+综合面”模式,重点考察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意识;终面由阿里巴巴高管与中科大教授共同参与,综合评估候选人与岗位的匹配度,整个流程预计持续两个月,预计明年3月前完成全部录用。

此次合作的意义远超普通招聘,对阿里巴巴而言,通过与中科大的深度联动,能够快速吸纳顶尖科研人才,强化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壁垒;对中科大来说,则为毕业生提供了从学术到产业的无缝衔接通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高校+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未来科技领域人才发展的主流方向,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

阿里中科大招聘,是岗位定向还是人才定向?-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答FAQs

Q1:此次招聘对应届生的毕业院校有要求吗?
A1:此次招聘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中科大作为合作重点,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面试权,但非中科大籍的优秀应届生也可通过正常流程投递,阿里巴巴与中科大共同设立的人才评审委员会将综合评估候选人的学术能力、项目经验及创新潜力,毕业院校仅作为参考因素之一,并非硬性门槛。

Q2:“青橙计划”的具体申请条件和科研方向有哪些?
A2:“青橙计划”主要面向35岁以下、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已取得原创性成果的青年学者,申请者需具有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拥有核心专利,科研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量子算法设计与优化、大模型底层技术、低功耗芯片架构等,入选者将获得阿里巴巴与中科大联合提供的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及团队支持,并有机会主导国家级科研项目。

阿里中科大招聘,是岗位定向还是人才定向?-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