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的GET命令是参数化设计后处理阶段的核心工具,主要用于从ANSYS结果或模型中提取数据并赋值给变量,实现计算结果的量化处理、条件判断及自动化流程控制,该命令功能强大且灵活,支持从结果项、模型属性、数据库状态等多个维度获取数据,是连接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的关键桥梁,以下从语法结构、功能分类、参数类型及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GET命令的基本语法与参数结构
GET命令的基本语法格式为:GET, Par, Entity, ENTNUM, Item1, IT1NUM, Item2, IT2NUM,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及作用如下:
- Par(必需):接收提取数据的变量名,需预先通过
*SET或*DIM定义,例如GET, disp_max, NODE, 10, U, Y表示将节点10的Y方向位移赋值给变量disp_max。 - Entity(必需):指定提取对象类型,如
NODE(节点)、ELEM(单元)、KP(关键点)等,需与后处理结果类型匹配。 - ENTNUM(可选):对象编号,若为空则提取所有对象的数据(需配合
ITEM参数使用聚合函数)。 - Item1/IT1NUM(必需):定义数据项及子项,例如
U, Y表示Y方向位移,SX表示X方向正应力,CENT, X表示单元质心X坐标。 - Item2/IT2NUM(可选):二级数据项,用于复杂结果提取(如复合应力中的
EQV等效应力)。
GET命令的功能分类与应用场景
结果数据提取
GET命令最核心的功能是从结果文件中提取力学、热学、电磁场等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类型不同,数据项存在显著差异:
- 结构分析:提取位移(
U, UX/UY/UZ)、应力(SX/SY/SZ/SXY/SYZ/SXZ)、应变(EPEL, EX等)、反力(RF, FX)等,例如提取最大等效应力需结合*GET或GET命令与排序功能,如GET, stress_max, ELEM, 0, NMISC, 5(提取单元5的第五种结果项,通常为S_EQV)。 - 热分析:提取温度(
TEMP)、热流率(HEAT)、热梯度(TGX/TGY/TGZ)等,例如GET, max_temp, NODE, 0, TEMP可获取模型最高温度。 - 电磁分析:提取磁通量(
BFX/BFY/BFZ)、磁场强度(HSX/HSY/HSZ)等。
模型几何与属性提取
在建模或参数化优化过程中,GET命令可提取模型的几何参数和属性信息:
- 几何参数:关键点坐标(
KP, X)、线长度(LINE, LENGTH)、面积(AREA, AREA)、体积(VOLU, VOLU)等,例如GET, beam_length, LINE, 5, LENGTH获取线5的长度。 - 属性数据:材料属性(
MAT, EX——弹性模量)、实常数(REAL, AREA——截面面积)、截面参数(SECT, WIDTH)等,例如GET, E_value, MAT, 1, EX获取材料1的弹性模量。
数据库状态提取
用于获取ANSYS当前数据库的状态信息,常用于流程控制:

- 选择信息:当前选择集的节点数(
NODE, COUNT)、单元数(ELEM, COUNT)等,例如GET, selected_nodes, NODE, 0, COUNT获取当前选中的节点数量。 - 分析状态:当前载荷步数(
LOAD, STEP)、子步数(SUBSTEP)等,例如GET, current_step, LOAD, STEP获取当前载荷步编号。
GET命令的高级应用技巧
聚合函数与数据处理
当ENTNUM为0时,GET命令可结合聚合函数提取统计值:
- 最大值/最小值:
GET, max_stress, ELEM, 0, NMISC, 5(提取所有单元的最大等效应力)。 - 求和/平均值:需通过
*VGET或*GET配合*DO循环实现,例如计算总反力:*GET, total_fx, NODE, 0, RF, FX ! 提取所有节点的X方向反力总和
复杂结果提取
对于复合结果(如主应力、等效应力),需通过ITEM参数指定结果类型:
- 主应力:
GET, s1, ELEM, 10, LS, 1(提取单元10的第1载荷步第1主应力)。 - 等效应力:
GET, seqv, ELEM, 5, NMISC, 5(使用NMISC数据项提取等效应力)。
与参数化语言的结合
GET命令常与*IF、*DO等流程控制语句结合,实现自动化判断与循环处理,例如判断最大应力是否许用:
GET, max_stress, ELEM, 0, NMISC, 5 *IF, max_stress, GT, 250, THEN ! 超过许用应力250MPa,执行优化操作 *ENDIF
常见数据项与对象类型对应表
为便于实际应用,以下是部分常用数据项与对象类型的对应关系:
| 对象类型 (Entity) | 数据项 (Item1) | 子项 (IT1NUM) | 说明 |
|---|---|---|---|
| NODE | U | UX/UY/UZ | 节点位移 |
| NODE | RF | FX/FY/FZ | 节点反力 |
| ELEM | SMISC | 1-32 | 单元结果(如轴力、弯矩) |
| ELEM | NMISC | 1-32 | 单元结果(如应力、应变) |
| KP | COORD | X/Y/Z | 关键点坐标 |
| LINE | LENGTH | 线长度 | |
| AREA | AREA | 面积 | |
| VOLU | VOLU | 体积 | |
| MAT | EX/EY/EZ | 材料弹性模量 | |
| REAL | AREA/IZ/THETA | 实常数(截面属性) |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 变量定义:使用GET命令前需确保目标变量已通过
*DIM或*SET定义,避免数据类型错误。 - 结果有效性:需确保结果文件(
.rst/.rth等)已生成且处于可读状态,通常需在POST1或POST26模块中执行。 - 编号范围:提取特定对象数据时,需确保
ENTNUM在有效范围内,否则返回0或报错。 - 单位一致性:提取的物理量单位与ANSYS当前单位制一致,需提前通过
/UNITS设置。
相关问答FAQs
*Q1: GET命令与GET命令有何区别?*
A: GET命令是ANSYS的经典参数提取命令,功能基础且稳定;GET是APDL参数化语言中的增强版命令,支持更复杂的表达式和函数(如*GET, var, ELEM, 5, ATTR, AREA直接提取单元5的面积属性)。*GET语法更灵活,适合复杂参数化流程,而GET命令在简单结果提取时更直观。
Q2: 如何通过GET命令提取特定路径上的结果数据?
A: 需结合路径操作实现:首先通过PATH、PPATH定义路径,然后通过PDEF将结果映射到路径,最后用GET提取路径数据。
PATH, path1, 2, 30, 20 ! 定义路径名称、点数、分段数 PPATH, 1, NODE, 10 ! 路径起点为节点10 PPATH, 2, NODE, 20 ! 路径终点为节点20 PDEF, disp_along_path, U, Y ! 将Y方向位移映射到路径 GET, max_disp_on_path, PATH, path1, MAX, DISP ! 提取路径上最大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