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常用于动态数据库驱动的网站以减轻数据库负载,其命令行工具提供了简洁高效的操作方式,set 命令是最基础且核心的写入操作之一,通过命令行使用 set 命令,用户可以直接与 Memcached 服务交互,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与更新,以下将详细介绍 Memcached 命令行中 set 命令的使用方法、参数说明、实际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set 命令的基本语法与功能
set 命令用于将指定的值存储到 Memcached 中,如果键已存在,则会覆盖原有值,其基本语法结构为:
set key flags exptime bytes [noreply]
value
- key:要存储的键名,必须是字符串且长度不超过 250 字节,键名是 Memcached 中唯一标识数据的索引,后续读取、更新或删除操作均依赖此键。
- flags:32 位的无符号整数,用于存储额外的元数据信息(如数据类型、序列化方式等),客户端在读取数据时可获取此值,但 Memcached 本身不解析其含义,需由应用自行约定。
- exptime:数据的过期时间(单位:秒),若设置为 0,则数据永不过期;若设置为一个具体时间(如 3600),则数据在 3600 秒后自动失效;若设置为小于当前时间 + 30 天的秒数(如
time()+300),则数据将在指定时间点过期;若设置为大于当前时间 + 30 天的秒数,则 Memcached 会将其视为 30 天后过期。 - bytes:存储值的字节长度(不包括换行符),此参数需与实际值的长度严格一致,否则命令会执行失败。
- noreply:可选参数,若指定,则 Memcached 不会返回任何响应信息,适用于批量写入且不需要即时确认的场景,可减少网络开销。
- value:要存储的实际数据,需紧跟在命令行后单独一行输入,并以换行符结束。
set 命令的参数详解与示例
flags 参数的应用
flags 参数通常由客户端应用自定义使用,在 Python 的 pymemcache 库中,可将 flags 设为 0 表示普通字符串,设为 1 表示 JSON 序列化数据,以下为命令行示例:
set user:1 0 3600 5 hello STORED
上述命令中,flags=0 表示无特殊标识,exptime=3600 表示数据 1 小时后过期,bytes=5 表示值为 "hello"(5 个字符)。
exptime 参数的灵活设置
过期时间的设计是 Memcached 内存管理的关键,以下示例展示不同 exptime 的效果:

# 永不过期 set session:abc 0 0 10 user_session_data STORED # 10 秒后过期(测试用) set temp_data 0 10 3 123 STORED # 指定过期时间(假设当前时间为 1672531200,设置 1672534800 过期) set cache_key 0 1672534800 4 test STORED
noreply 参数的性能优化
在批量写入场景中,使用 noreply 可显著提升效率。
set key1 0 60 6 value1 noreply set key2 0 60 6 value2 noreply
由于添加了 noreply,Memcached 不会返回 STORED 响应,客户端需通过其他方式(如后续的 get 命令)验证写入结果。
set 命令的执行流程与错误处理
当执行 set 命令时,Memcached 会按以下流程处理:
- 验证参数合法性:检查键名长度、
flags是否为 32 位整数、bytes是否为非负数等,若参数非法,返回CLIENT_ERROR。 - 检查内存空间:若 Memcached 内存不足(达到
-m设置的最大值),且无数据可淘汰(LRU 算法),则返回SERVER_ERROR out of memory。 - 存储数据:将数据存入内存哈希表,并更新 LRU 链表。
- 返回响应:成功返回
STORED,失败返回NOT_STORED(通常因键存在且使用了add命令,但set会覆盖,故此情况较少见)。
常见错误及原因:
| 错误信息 | 可能原因 |
|------------------------|--------------------------------------------------------------------------|
| CLIENT_ERROR bad command line format | 命令格式错误,如参数缺失或顺序错误。 |
| NOT_STORED | 键已存在且使用了 add/replace 等命令(set 命令通常不会返回此错误)。 |
| SERVER_ERROR out of memory | 服务器内存不足,无法存储新数据。 |

set 命令的高级应用场景
覆盖更新与缓存预热
set 命令的覆盖特性使其适用于缓存预热场景,数据库更新后主动刷新缓存:
set product:1001 0 1800 50
{"id":1001,"name":"Laptop","price":5999}
STORED
结合管道技术批量写入
通过管道(pipeline)技术,将多个 set 命令一次性发送给 Memcached,减少网络往返时间:
(echo -e "set key1 0 60 3\nval1\nset key2 0 60 3\nval2"; sleep 1) | nc localhost 11211
输出结果:
STORED
STORED
存储复杂数据结构
虽然 Memcached 本身不支持复杂数据结构,但可通过 set 存储序列化后的 JSON 或二进制数据:
set user:profile 1 0 42
{"uid":1002,"name":"Alice","tags":["dev","python"]}
STORED
读取时需根据 flags=1 判断反序列化方式。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 键名设计:建议使用层次化键名(如
user:1001:profile),避免键冲突,并便于管理。 - 内存管理:合理设置
exptime,避免大量永不过期数据占用内存,导致 OOM 错误。 - 数据大小限制:单个值最大支持 1MB,超过此限制需拆分存储或使用其他方案。
- 并发控制:Memcached 本身不支持原子性操作,若需实现 "CAS"(Check-And-Set),应使用
cas命令替代set。 - 安全防护:避免在公网环境中直接暴露 Memcached 端口(默认 11211),可通过防火墙或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连接。
相关问答 FAQs
问题 1:set 命令与 add、replace、append 命令的区别是什么?
解答:
set:无条件存储,若键存在则覆盖原有值。add:仅当键不存在时存储,若键已存在则返回NOT_STORED。replace:仅当键存在时替换值,若键不存在则返回NOT_STORED。append:在键已存在值的末尾追加数据,键不存在则返回NOT_STORED。
问题 2:如何验证 set 命令是否成功存储数据?
解答:
可通过 get 命令查询键是否存在及其值。
get user:1 VALUE user:1 0 5 hello END
若返回 END 且无 VALUE 行,则说明存储失败(可能因键名错误、内存不足等),若未使用 noreply,set 命令成功时会直接返回 STORED,可作为即时验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