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网站或应用都需要进行ICP备案(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或ICP许可证(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而备案的核心前提是网站必须通过工信部备案系统提交与域名相关的信息,但如果您的服务不涉及传统网站域名(例如使用IP地址直接访问、小程序、APP内嵌内容、局域网服务等),是否需要备案以及如何操作,需根据具体场景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来判断,以下从不同场景详细说明非网站域名的备案流程和要求。

非传统网站域名的备案场景分类及处理方式
通过IP地址直接访问的服务
如果您的服务是通过固定公网IP地址(如服务器IP)直接访问,而非通过域名访问(例如输入http://123.123.123.123访问),是否备案需结合服务性质判断:
- 个人/企业自用服务:若服务仅用于内部测试、局域网通信或非公开的小范围使用(如家庭NAS、企业内部OA系统),且不涉及公众访问,通常无需备案。
- 公开服务:若服务面向公众提供(如通过IP地址开放的论坛、下载站、企业官网等),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属于“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必须进行ICP备案,备案流程与传统域名备案基本一致,需在备案系统中填写服务器IP信息,并提交主体身份材料、服务承诺书等,审核通过后,IP地址会与备案主体信息绑定。
注意事项:使用IP地址访问的服务,备案时需确保该IP地址已实名登记(服务器提供商已完成IP实名),且备案信息与服务实际内容一致,避免超范围经营(如备案为“博客”却提供电商服务)。
小程序、APP等移动互联网应用
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和APP(iOS、安卓)属于移动端应用,其内容管理遵循“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备案要求与传统网站有所不同:
- 小程序备案:根据2023年工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小程序需通过主办者所属的接入服务提供商(如腾讯云、阿里云)提交备案,备案信息包括主体身份证明、服务内容、小程序功能描述等,备案审核通过后,小程序会在平台后台显示备案编号,若小程序涉及在线支付、信息发布等经营性功能,还需额外申请ICP许可证。
- APP备案:APP备案需通过工信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提交,填写APP名称、版本号、下载链接、服务内容等信息,并提交主体资质,APP备案与小程序备案不冲突,若APP内嵌小程序,需分别完成备案。
关键点:小程序和APP的备案主体需与开发运营主体一致,个人开发的小程序需个人备案,企业开发需企业备案,若应用内容涉及新闻、出版、教育、医疗等前置审批领域,需提前取得相应许可证。

局域网或内网服务
若服务仅在局域网(如企业内网、校园网)或特定内网环境中使用,不通过公网访问,理论上无需进行ICP备案。
- 企业内部文件共享服务器、内部通讯系统;
- 学校实验室内的教学管理系统;
- 家庭内网中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如路由器管理页面、NAS局域网访问)。
例外情况:若局域网服务通过VPN等方式扩展到公网(如企业远程办公VPN),且用户范围超出特定群体(如向公众提供VPN服务),则可能需要备案,甚至涉及网络安全审查。
使用第三方平台服务的内容托管在第三方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淘宝店铺等),且通过平台域名访问(如mp.weixin.qq.com),通常无需单独备案,因为平台已完成了主体备案,但需注意:
- 平台责任:平台需对入驻内容进行审核,您作为内容提供者,需遵守平台规则和法律法规;
- 独立服务:若您在第三方平台基础上开发了独立访问接口(如API服务),并通过自有IP或域名提供服务,则需对独立服务部分进行备案。
非域名备案的通用流程(以IP地址或APP备案为例)
虽然非传统域名备案的场景不同,但核心流程均需通过工信部备案系统操作,以下以IP地址备案和APP备案为例说明通用步骤:
准备材料
根据主体性质(个人/企业)准备以下基础材料:

- 个人备案:身份证正反面、手持身份证照片、服务承诺书;
- 企业备案: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负责人身份证、加盖公章的服务承诺书、网站或服务建设书;
- 其他材料:若服务涉及特殊领域(如医疗、教育),需提供前置审批许可证。
选择接入服务提供商
非域名备案需通过服务器或应用接入商提交备案,
- 使用云服务器(阿里云、腾讯云等)的,需选择该云服务商作为接入商;
- APP备案需选择应用分发平台(如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或接入服务商协助提交。
提交备案申请
登录工信部备案系统(https://beian.miit.gov.cn/),注册账号后选择“非经营性ICP备案”或“经营性ICP备案”,填写服务信息:
- IP地址备案:填写服务器IP、服务端口、服务描述(如“企业内部OA系统”);
- APP备案:填写APP名称、包名、版本号、下载链接、服务内容等; 上传准备好的材料,接入商会对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提交至管局(通信管理局)审核。
审核与生效
管局审核时间为20个工作日左右(部分地区可能缩短),审核通过后会下发备案号,需在服务首页或显著位置悬挂备案号(APP需在“关于我们”页面展示),若审核不通过,需根据驳回原因修改材料后重新提交。
常见问题与风险规避
-
“免备案”服务器是否真的无需备案?
部分服务商提供“免备案”服务器(如中国香港、美国服务器),但需注意:若服务器内容主要面向中国大陆用户,且服务涉及人民币交易、用户信息收集等,仍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未备案服务”,存在被屏蔽或处罚的风险,仅当服务器用户群体完全在大陆以外时,可考虑免备案。 -
备案后更换IP或接入商怎么办?
若备案后服务器IP地址变更或更换接入商,需在变更后30日内通过备案系统提交“变更备案”申请,更新IP信息,否则可能导致备案失效或服务中断。
相关问答FAQs
Q1: 小程序未备案会有什么后果?
A: 根据《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未备案的小程序可能面临以下后果:① 平台下架小程序,要求完成备案后方可重新上线;② 通信管理部门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③ 若涉及违法信息,可能被关停并追究法律责任,小程序上线前务必确认是否需要备案及完成备案流程。
Q2: 企业内网服务器通过公网IP访问,但仅员工使用,需要备案吗?
A: 若企业内网服务器(如ERP系统)通过公网IP访问,但访问范围严格限定为企业员工(通过IP白名单、VPN账号等方式控制),且不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原则上无需备案,但需确保访问控制措施有效,避免服务器被公开访问,否则可能被认定为“公开未备案服务”,建议定期检查服务器安全配置,防止信息泄露或被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