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ata中进行协整检验是分析时间序列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非平稳经济变量的研究,协整检验的核心思想在于,若两个或多个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这些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机制,Stata提供了多种协整检验方法,包括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检验等,用户可根据数据特性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协整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协整检验前,需确保数据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 变量同阶单整:通过单位根检验(如ADF检验、PP检验)确认所有变量均为同阶单整(如I(1)),若变量阶数不同,需进行差分处理或选择其他分析方法。
- 数据平稳性初步判断:观察时间序列的时序图,若变量呈现趋势或波动特征,需进一步通过单位根检验验证。
-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明确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避免遗漏重要变量或引入无关变量。
以Stata为例,单位根检验可通过dfuller(ADF检验)或pperron(PP检验)命令实现,对变量y和x进行ADF检验:
dfuller y, lag(1) trend dfuller x, lag(1) trend
若检验结果显示变量在水平序列下非平稳,一阶差分后平稳,则可判定变量为I(1)过程,适合进行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两步法适用于两变量间的协整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回归方程
以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进行OLS回归:
reg y x predict resid, residuals
保存残差序列resid,用于后续平稳性检验。
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若残差平稳,则y与x存在协整关系。
dfuller resid, noconstant lag(1)
结果解读:若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小于临界值(或p值小于0.05),则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残差平稳,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局限性
Engle-Granger方法仅适用于两变量模型,且可能存在小样本偏差,若变量超过两个,需采用Johansen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检验适用于多变量系统,通过迹检验(Trace Test)和最大特征值检验(Max-Eigenvalue Test)判断协整关系的数量,操作步骤如下:
确定VAR模型滞后阶数
根据信息准则(如AIC、SC)选择最优滞后阶数:
varsoc y x z // 假设有三个变量
根据输出结果选择滞后阶数p,确保残差无自相关。
执行Johansen检验
使用vecrank命令进行检验,需指定协整方程的截距项和趋势项:
vecrank y x z, lag(2) trend(constant)
参数说明:
lag(2):VAR模型滞后阶数(需比协整方程阶数多1)。trend(constant):包含常数项,无趋势项;若数据含趋势,可改为trend(trend)。
结果解读
Stata输出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的结果,包括原假设(协整关系数量≤r)、备择假设(协整关系数量>r)以及对应的统计量和p值。
| 原假设 | 迹统计量 | p值 | |
|---|---|---|---|
| r=0 | 21 | 002 | 拒绝r=0 |
| r≤1 | 45 | 108 | 接受r≤1 |
若迹检验显示拒绝r=0但接受r≤1,则表明存在1个协整关系。
提取协整方程
若存在协整关系,可通过vec命令估计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提取协整系数:
vec y x z, rank(1) trend(constant)
输出结果中的_ce1即为标准化的协整方程。
注意事项
- 滞后阶数选择:VAR滞后阶数过小会导致残差自相关,过大则降低自由度,可通过
varsoc和varlmar辅助判断。 - 趋势项设定:根据数据特征选择截距项和趋势项的组合(如无趋势、常数项、线性趋势等),错误设定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偏差。
- 样本量要求:协整检验需较大样本量,小样本下检验功效可能不足。
相关问答FAQs
Q1:若变量存在季节性,协整检验前是否需要处理季节性?
A1:是的,若变量存在季节性单位根(如季度数据),需先通过seasonal-dummy或x12命令进行季节调整,或使用季节单位根检验(如hegy命令)确认季节平稳性,避免季节性干扰协整检验结果。
Q2:Johansen检验与Engle-Granger检验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A2:Johansen检验适用于多变量系统(≥2个变量),能检验多个协整关系,但计算复杂;Engle-Granger检验仅适用于两变量,操作简单,但无法检验多变量协整,若变量超过两个,优先选择Johansen检验;若仅两变量且关注单一协整关系,可使用Engle-Granger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