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互联网搭建是推动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嘉兴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生态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格局,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嘉兴互联网搭建的核心内容与实践路径。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发展底座
互联网搭建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基础设施,嘉兴以“新基建”为契机,构建了覆盖广泛、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网络体系。
在通信网络方面,嘉兴已实现5G网络城区连续覆盖、重点乡镇全覆盖,截至2023年,全市5G基站数量超2.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8个,居浙江省前列,积极推进千兆光网城市建设和“双千兆”协同发展,家庭千兆光纤覆盖率达95%以上,企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提升至1000Mbps,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提供了高速通道。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嘉兴布局了长三角(嘉兴)智慧绿谷数据中心、乌镇算力中心等重大节点,总机架规模超2万标准机架,可提供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的全场景算力支持,长三角(嘉兴)智慧绿谷数据中心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枢纽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和算力服务。
嘉兴还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5个,覆盖纺织、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与协同创新。
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嘉兴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针对纺织、皮革、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嘉兴支持企业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例如桐乡化纤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设备数据采集、能耗监控和质量追溯,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不良品率下降15%,截至2023年,全市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2家,未来工厂5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90%。
在农业数字化方面,嘉兴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模式,例如南湖区的水稻种植基地通过土壤传感器、气象站和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施肥和节水灌溉,亩均增产约8%,人工成本降低40%,建设“嘉田四季”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往全国,2022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
在服务业数字化领域,嘉兴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在线服务等新业态,海宁市作为中国皮革电商产业带,2022年皮革电商交易额超300亿元,占全国皮革线上交易额的20%以上;嘉兴港通过“智慧港口”建设,实现集装箱装卸、调度全程自动化,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浙江沿海港口前列。
数字生态培育: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互联网搭建离不开完善的数字生态,嘉兴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方式,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政策支持方面,嘉兴出台《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设立每年不低于10亿元的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互联网平台建设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平台建设方面,嘉兴打造了嘉兴科技城、南湖高新区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引进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联合实验室20余个,培育了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乌镇互联网产业园等众创空间,孵化互联网创业企业超500家。
人才引育方面,嘉兴实施“嘉兴人才计划”,重点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对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创业资助,并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每年培养专业人才超2000人,为互联网搭建提供智力支撑。
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提升治理服务效能
嘉兴以“整体智治、唯实唯先”为目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智慧城市应用,让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民生和社会治理。
在数字政府方面,嘉兴建设了“嘉兴城市大脑”,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等30多个部门数据,实现“一屏统管、一网通办”,市民通过“浙里办”嘉兴平台可办理社保、医保、户政等1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平均办理时间缩短60%。
在智慧城市应用方面,嘉兴聚焦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推出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实时路况分析和信号灯智能调控,主城区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25%;建设“智慧医疗”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共享、远程会诊和在线复诊,2022年线上诊疗量突破300万人次;推进“智慧教育”工程,建成5所“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嘉兴互联网搭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传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数字化人才短缺;二是数字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的引领;三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有待完善。
嘉兴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二是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是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安全审查机制,保障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
相关问答FAQs
Q1:嘉兴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A1:嘉兴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技术、资金、人才等难题,推出“三措并举”:一是资金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补贴,对购买云服务、数字化设备的企业给予30%-50%的费用补贴;二是技术赋能,建设“嘉兴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免费诊断、解决方案设计和设备对接服务;三是人才培育,联合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数字技能提升计划”,每年组织100场以上数字化培训,覆盖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目前已帮助2000余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Q2:嘉兴如何保障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A2:嘉兴构建了“技术+制度+监管”三位一体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技术上,推广数据加密、脱敏和区块链存证技术,建立市级数据安全监测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异常流动;制度上,出台《嘉兴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共享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监管上,成立数据安全执法队伍,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对违规企业依法处罚,同时建立数据安全投诉举报机制,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