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3D打印机命令有哪些?如何正确输入?

3d打印机命令是控制3D打印机进行打印操作的核心指令集,通过这些命令,用户可以直接与打印机硬件交互,实现从设备初始化到模型打印完成的全流程控制,这些命令通常通过G-code(一种数控机床标准编程语言)实现,结合部分M-code、T-code等辅助指令,形成完整的指令体系,理解并掌握这些命令,不仅能帮助用户排查打印故障、优化打印参数,还能实现高级自定义功能,如多材料切换、打印暂停与续打、自动调平等操作。

3D打印机命令有哪些?如何正确输入?-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D打印机命令的基础分类与核心功能

3D打印机命令根据功能可分为运动控制、温度控制、 extrusion控制、设备设置、流程控制等几大类,每类命令包含多个具体指令,共同支撑打印机的稳定运行。

运动控制类命令

运动控制类命令负责控制打印机的三维运动,包括X、Y、Z轴的移动和喷头的定位,是打印过程中最频繁执行的指令。

  • G0/G1:线性快速定位/线性插补运动,G0用于非打印状态的快速移动(如回原点),G1用于打印过程中的精确运动,需配合F(速度)参数,G1 X100 Y100 F3000”表示以3000mm/min的速度移动到坐标(100,100)。
  • G28:自动归零,通常用于执行“G28 X0 Y0 Z0”使各轴回到机械原点,部分打印机支持“G28”单独执行Z轴归零。
  • G29:自动调平,通过多点探测打印平台表面,生成调平数据,确保喷头与平台间距一致,命令格式如“G29 P5”表示执行5点调平。
  • G90/G91:绝对坐标/相对坐标模式,G90后所有坐标值均为绝对坐标(相对于原点),G91则为相对坐标(相对于当前位置),默认通常为G90模式。
  • G92:设置当前坐标,G92 X0 Y0 Z0”可将当前位置重置为原点,常用于校准或中途调整坐标。

温度控制类命令

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打印材料的熔融状态和层间结合质量,是保证打印成功的关键。

  • M104:设置喷头温度,M104 S200”将喷头温度设为200℃,加热完成后打印机可自动开始打印或等待指令。
  • M140:设置平台温度,如“M140 S60”将热床温度设为60℃,适用于PLA等材料,ABS等高温材料可能需要更高温度(如100℃)。
  • M109:等待喷头达到目标温度,与M104不同,M109会暂停打印流程直至温度稳定,M109 S220”在加热完成后继续执行后续指令。
  • M140M190:同理,M190为等待热床达到目标温度,需配合调平指令使用。

Extrusion(挤出)控制类命令

挤出控制类命令负责管理 filament的进给和喷头的挤出量,直接影响模型的线宽和层厚精度。

3D打印机命令有哪些?如何正确输入?-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G92 E0:重置挤出量,常用于校准时将挤出计数归零,避免累计误差。
  • G1 E[长度] F[速度]:手动控制挤出长度和速度,G1 E10 F300”表示以300mm/min的速度挤出10mm长的 filament。
  • M82/M83:设置挤出模式,M82为绝对挤出模式(E值累计),M83为相对挤出模式(E值增量),默认通常为M82。
  • M207:设置 retract(回抽)参数,如“M207 S1 F3000”设置回抽距离1mm,速度3000mm/min,用于减少拉丝现象。

设备设置与状态查询类命令

此类命令用于打印机初始化、参数配置及状态监控,常用于开机调试或故障排查。

  • M18:关闭电机,M18 X Y Z”可关闭指定轴的电机,减少待机时的噪音和发热。
  • M119:查询传感器状态,如“M119”会返回X、Y、Z轴限位开关和热敏电阻的当前状态,用于判断硬件是否正常。
  • M501/M502/M503:参数读写,M502恢复默认参数,M501读取当前存储的参数,M503显示当前参数,常用于保存或修改打印配置。
  • M106/M107:控制风扇,M106开启风扇并设置PWM值(如“M106 S255”为全速),M107关闭风扇,冷却风扇和散热风扇可分开控制。

流程控制类命令

流程控制类命令用于管理打印任务的执行流程,支持暂停、续打、结束等操作,提升打印灵活性。

  • M0/M1:暂停打印,M0为无条件暂停,M1可带条件(如温度达到阈值)暂停,暂停后需通过“M24”或控制面板恢复。
  • M24:恢复打印,从暂停点继续执行打印任务,需配合断点保存功能使用。
  • M25:暂停并保存断点,常用于中途停止打印后恢复,M25”会保存当前坐标和挤出量。
  • M112:紧急停机,立即切断所有电机和加热器输出,用于处理突发故障(如卡料、碰撞),需手动复位才能恢复。

常用命令参数与实际应用场景

部分命令需搭配参数使用,不同参数组合可实现精细化控制,以下为常用参数说明及典型应用场景:

参数类型 参数代码 说明 示例
速度参数 F 运动速度(mm/min) G1 X100 F1800(1800mm/min移动速度)
温度参数 S 目标温度(℃) M104 S210(喷头温度210℃)
挤出参数 E 挤出长度(mm) G1 E5 F300(挤出5mm filament,速度300mm/min)
回抽参数 S 回抽距离(mm) M207 S1.2(回抽1.2mm)
风扇参数 S PWM值(0-255) M106 S100(风扇40%转速)

实际应用场景

3D打印机命令有哪些?如何正确输入?-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调平与校准:开机后执行“G28”归零,再通过“G29”自动调平,手动微调时使用“G1 Z[高度] F300”调整Z轴高度,确保第一层粘附良好。
  • 更换材料:暂停打印(“M0”),设置新喷头温度(“M109 S[新温度]”),手动推料至喷头后,执行“G1 E50 F300” purge(清理旧料),再继续打印(“M24”)。
  • 减少拉丝:在层间移动前设置回抽参数(“M207 S1 F2000”),或通过 slicer软件生成自动回抽的G-code。

命令执行方式与注意事项

3D打印机命令的执行主要通过三种途径:

  1. 切片软件生成:用户将3D模型导入切片软件(如Cura、PrusaSlicer),设置参数后自动生成G-code文件,通过SD卡或USB传输至打印机。
  2. 手动输入:通过打印机控制面板或串口调试工具(如Pronterface)手动输入单条命令,适用于调试或小范围调整。
  3. 脚本调用:通过脚本文件(如.gcode脚本)批量执行命令,实现自动化流程(如自动预热、自动打印)。

注意事项

  • 命令兼容性:不同品牌打印机的G-code可能存在差异(如Marlin与Repetier固件),需参考设备手册。
  • 安全操作:执行“M112”紧急停机后需检查机械结构是否受损,避免频繁复位导致电路故障。
  • 参数范围:温度、速度等参数需在材料允许范围内,过高温度可能导致喷头堵塞,过快速度可能引起失步。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出现“Extrusion Distance Error”错误?
A:该错误通常表示挤出量与预期移动距离不匹配,可能原因包括:①挤出参数设置错误(如 extrusion multiplier过高);②喷头堵塞导致 filament无法正常挤出;③filament直径与设置值不符(如设置1.75mm但实际使用3.0mm),解决方法:检查并校准 extrusion multiplier,清理喷头,用卡尺测量 filament实际直径并更新切片软件参数。

Q2:如何通过命令实现打印中途更换颜色?
A:需满足打印机支持双/多 extrusion系统,操作步骤如下:①暂停打印(“M0”);②切换到对应颜色的 extruder(“T1”切换至第二喷头,需提前校准喷头对齐);③执行 purge命令(如“G1 E10 F300”)清理旧料;④恢复打印(“M24”),注意:多色打印需在切片软件中设置“tool change”参数,确保切换时无碰撞。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