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联想招聘残障,传递何种社会信号?

联想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制造企业,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招聘残障人士”项目是其践行包容性就业理念的重要举措,自项目启动以来,联想通过系统性制度建设、多元化岗位适配、全周期职业支持等创新模式,为数以百计的残障人士提供了平等就业机会,不仅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更推动了社会对残障群体能力的认知升级,以下从项目背景、实施路径、社会价值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详细解读联想在残障招聘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联想招聘残障,传递何种社会信号?-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项目背景:以包容性就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残障人士就业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据中国残联数据,我国残障人士总数超8500万,有就业能力者约3000万,但就业率仍不足50%,就业渠道狭窄、岗位适配度低是主要瓶颈,联想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企业,早在2010年便启动残障招聘专项计划,将“平等、参与、共享”作为核心宗旨,旨在通过企业力量打破残障人士就业壁垒,这一决策不仅响应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要求,更源于联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信每个个体都拥有独特价值,残障人士在合适的岗位上能创造不亚于常人的业绩。

实施路径: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联想的残障招聘并非简单的岗位开放,而是通过“精准招聘-适配培训-职业发展-无障碍环境”四位一体的闭环设计,确保残障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一)精准招聘:打破“唯能力论”的岗位匹配模式

传统招聘中,残障人士常因身体条件被排除在岗位需求之外,联想创新性地提出“能力优先,需求适配”原则,联合HR部门与业务单元梳理岗位清单,筛选出对体力要求较低、对专注力或细节把控能力要求高的岗位,如数据标注、软件测试、客服专员、仓储管理等,在联想合肥产业基地,专门为听障员工设计了“静音生产线”,通过视觉提示系统替代传统声光报警;在成都研发中心,则安排轻度肢体残障员工从事文档校对、代码审核等静态工作,截至2023年,联想已为残障人士开放岗位类型达23类,累计招聘残障员工超500人,覆盖全国18个生产基地与办公园区。

(二)多元化招聘渠道:主动触达潜在人才池

为突破残障人士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困境,联想与多家残联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及公益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与北京市残联合作开展“阳光就业计划”,定向接收听障、视障毕业生;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设立“联想就业奖学金”,提前锁定优秀残障人才,联想还优化线上招聘平台,增设“无障碍招聘专区”,提供语音朗读、字体放大、屏幕阅读器辅助等功能,确保残障求职者能顺利完成简历投递与在线测评,2022年,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入职的残障员工占比达35%,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

联想招聘残障,传递何种社会信号?-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全周期职业支持:从入职到晋升的成长保障

残障员工入职后,联想为其提供定制化支持方案,在入职培训阶段,增设“无障碍环境使用”“手语/盲文沟通技巧”等专项课程,帮助健全员工与残障同事快速融合;在岗位适应期,安排“一对一”导师,通过“传帮带”提升工作技能,针对听障员工,联想自主研发了内部沟通APP,支持文字实时转译;针对视障员工,则采购了语音识别软件与盲文打印机,确保办公无障碍,在职业发展上,联想推行“双通道晋升机制”,残障员工可管理通道或专业通道晋升,2023年已有12名残障员工晋升为班组长或技术骨干,其中2人获得“联想优秀员工”称号。

(四)包容性文化建设:营造“无差别”工作氛围

联想深知,物理环境的无障碍只是基础,文化认同才是残障员工融入的关键,公司定期开展“多元包容文化周”活动,通过残障员工故事分享会、技能展示大赛等形式,增进同事间的理解与尊重,在联想武汉产业园,每年举办的“无声咖啡角”活动由听障员工主导制作咖啡,既锻炼了他们的职业技能,也让更多员工感受到残障群体的创造力,联想还设立“包容性基金”,用于支持残障员工家庭困难补助、康复治疗等,累计发放补助超200万元。

社会价值:从企业实践到行业引领

联想的残障招聘项目不仅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更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从经济层面看,残障员工在数据标注、质量检测等岗位的效率与健全员工持平,部分岗位因残障员工更专注细致,差错率反而降低15%-20%,从社会层面看,项目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注残障就业,2023年联想联合20余家供应商发起“包容性供应链倡议”,推动残障人士在合作企业中的就业比例提升至3%,从政策层面看,联想的实践为《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等政策落地提供了企业样本,其“岗位适配模型”被纳入人社部“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集”。

未来规划:科技赋能,拓展包容就业新边界

面向未来,联想将进一步深化残障招聘的科技赋能,计划在AI、大数据等岗位试点“残障人士远程就业计划”,通过居家办公模式扩大就业覆盖面;将自主研发的无障碍办公系统开源共享,降低中小企业开展残障招聘的技术门槛,联想还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设“残障大学生职业训练营”,每年培养100名具备数字化技能的残障人才,为科技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联想招聘残障,传递何种社会信号?-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问答FAQs

问:联想在招聘残障人士时,如何确保岗位与残障类型的适配性?
答:联想建立了“岗位需求-残障能力”动态匹配表,由HR部门联合医疗专家、职业评估师对残障求职者的身体状况、技能特长进行全面评估,再结合岗位的体力要求、沟通需求、工作环境等维度进行精准匹配,针对下肢残障者,优先安排 seated 岗位(如客服、数据录入);针对听障者,则侧重视觉化工作(如图像处理、文档校对),入职后设置3个月试用期,根据实际表现调整岗位,确保人岗最优适配。

问:残障员工在联想的职业发展是否会受到限制?联想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联想明确规定,残障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因身体条件受限,享有与健全员工同等的晋升机会与培训资源,具体措施包括:① 实施“导师制”,为每位残障员工配备业务导师与生活导师,提供技能提升与心理支持;② 开发定制化培训课程,如针对视障员工的“语音辅助软件操作”培训、针对听障员工的“手语商务沟通”课程;③ 建立“包容性绩效评估体系”,在考核中弱化身体条件差异,聚焦工作成果与团队贡献,公司定期开展“内部岗位竞聘”,残障员工可自主申请心仪岗位,2022年通过竞聘晋升的残障员工占比达28%。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