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s Max中,切割命令是建模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工具,主要用于通过平面或自定义形状对几何体进行精确分割,从而创建复杂的模型结构,其英文命令为 Slice,位于“修改器列表”或“编辑多边形”修改器下的“切割”选项中,以下将详细介绍Slice命令的功能、使用方法、参数设置及实际应用场景。

Slice命令的基本功能
Slice命令的核心作用是通过一个虚拟平面(或自定义路径)将几何体分割为多个部分,用户可以选择保留分割后的两个独立对象,或仅保留被切割的部分,该命令支持多种几何体类型,包括可编辑多边形、 editable poly、 editable mesh等,适用于硬表面建模、机械零件制作、建筑细节雕刻等多种场景。
Slice命令的获取方式
-
通过修改器列表添加:
- 选中目标对象,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找到“网格编辑”>“切片”修改器(Slice Modifier)。
- 此方式为非破坏性操作,可随时调整参数或删除修改器,保留原始模型数据。
-
通过编辑多边形使用:
- 将对象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Editable Poly),在“选择”卷展栏下启用“边”或“ polygon”子对象模式。
- 在“编辑几何体”卷展栏中找到“切片”按钮,点击后可通过鼠标交互式切割。
Slice命令的参数详解
Slice命令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切割效果,以下是关键参数的说明:

参数名称 | 功能描述 | 适用场景 |
---|---|---|
切片类型 | - 平面切割(Slice Planes):通过自定义平面切割,可旋转、移动平面。 - 网格切割(Slice by Mesh):以另一网格对象作为切割工具。 - 网格切割(Slice by Polygons):仅使用多边形面进行切割。 |
平面切割适合对称模型;网格切割复杂曲面或嵌套结构。 |
切割方向 | 可选择沿X、Y、Z轴或自定义平面法线方向切割。 | 确保切割方向与模型结构对齐,避免错误分割。 |
切割位置 | 通过平面位置(Position)或偏移(Offset)值调整切割平面位置。 | 精确定位切割点,例如将立方体切割为1:1比例的两部分。 |
切割选项 | - 切割(Cut):直接分割几何体。 - 分割(Split):将几何体分离为独立对象。 - 多边形细分(Polygon Subdivide):在切割面处添加细分线。 |
需要独立对象时选择“分割”;需要保持拓扑连续性时选择“切割”。 |
焊接点 | 自动焊接切割后的顶点,避免出现缝隙。 | 提高模型拓扑整洁度,适用于需要平滑过渡的曲面建模。 |
Slice命令的操作步骤
以“可编辑多边形”模式下的平面切割为例:
- 准备模型:选中目标对象,右键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 启用切割工具:进入“边”或“多边形”子对象模式,点击“编辑几何体”卷展栏中的“切片”按钮。
- 调整切割平面:在视图中通过移动、旋转控制手柄调整切割平面位置,或修改参数面板中的数值。
- 确认切割:点击“切片”按钮执行切割,或在参数面板中勾选“切割”选项后点击“应用”。
- 后续处理:根据需求选择焊接顶点、分离对象或添加细分修改器。
Slice命令的进阶应用
- 对称模型制作:
使用Slice命令沿中心平面切割模型,仅保留一半并附加“对称”修改器,快速生成对称结构。
- 复杂曲面细分:
结合“切片”与“网格切割”功能,通过参考曲面对复杂模型进行精确分割,如汽车引擎盖或生物肢体结构。
- 硬表面建模:
在机械零件建模中,利用Slice命令切割出螺丝孔、卡槽等细节,配合“倒角”修改器实现边缘平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意事项
- 拓扑结构影响:切割后可能导致模型出现非流形几何体(如共面顶点、重叠面),需使用“编辑多边形”工具手动修复。
- 性能优化:对高精度模型频繁使用Slice命令可能降低操作流畅度,建议在低模阶段进行粗切割,再通过细分修改器细化。
- 非破坏性操作:优先使用“切片”修改器而非直接编辑多边形,便于后续参数调整和模型迭代。
相关问答FAQs
Q1:Slice命令与Cut工具(切割工具)有何区别?
A:Slice命令通常用于通过平面或网格进行整体切割,支持参数化调整,适合宏观分割;而Cut工具(位于“编辑多边形”的“切割”选项)是手动绘制路径的细分工具,适合局部拓扑调整,例如添加环形边或细化曲面,两者功能互补,可根据需求选择使用。
Q2:如何使用Slice命令沿曲线切割模型?
A:3ds Max的Slice命令本身不支持直接沿曲线切割,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 创建一条样条线(如Circle或Line)作为切割路径;
- 将样条线转换为可编辑网格,确保其厚度足够作为切割工具;
- 使用“切片”修改器的“网格切割”选项,选择该样条线作为切割对象;
- 调整样条线的位置和形状,使其贴合模型表面,执行切割后删除辅助样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