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浪潮招聘诈骗”事件频发,不少求职者因轻信虚假招聘信息而陷入骗局,不仅损失钱财,更可能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此类诈骗通常以“高薪、低门槛、包入职”为诱饵,利用求职者对知名企业的信任实施犯罪,需高度警惕。

诈骗常见手段与特征
浪潮招聘诈骗主要通过伪造招聘信息、冒用企业名义、收取各类费用等方式实施,具体表现如下:
-
虚假渠道发布信息
诈骗分子常在非官方平台(如社交媒体群组、不明招聘网站、短信链接)发布“浪潮集团急聘”信息,职位多为“行政专员”“项目助理”“技术学徒”等,要求宽松,宣称“无需经验、月薪过万”,而浪潮官方招聘仅通过官网、官方公众号或合作平台(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发布,其他渠道均需谨慎核实。 -
伪造招聘流程
正规招聘流程包含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背调等环节,而诈骗团伙往往简化流程,通过“线上面试”(多为视频或语音)后,便以“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名义要求转账,有受害者被以“入职需缴纳5000元岗位保证金,转正后退还”为由骗取钱财,此后对方失联。 -
冒用企业身份钓鱼
诈骗分子会伪造“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公章、工牌,甚至搭建与官网高度相似的钓鱼网站,要求求职者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用于盗取资金或实施其他犯罪。(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内部推荐”幌子
部分诈骗者谎称“与浪潮内部人员合作,可走绿色通道”,要求支付“打点费”,或以“实习考核”为由让求职者先垫付项目费用,最终以“考核未通过”为由拒绝退款。
如何识别与防范
为避免落入招聘诈骗陷阱,求职者需掌握以下防范要点:
-
核实信息真实性
通过浪潮集团官网(www.inspur.com)或官方招聘电话(可查询企业工商信息获取)确认招聘信息,不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中的“内部推荐”。 -
警惕收费要求
任何以“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名义要求转账的行为均属违法,正规企业招聘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保护个人信息
不在非官方平台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谨防钓鱼链接。 -
多方验证身份
面试时要求对方出示工作证件,或通过企业官方邮箱(以@inspur.com结尾)联系,避免使用个人邮箱沟通。
诈骗案例简析
以下为典型诈骗案例流程,供参考:
阶段 | 诈骗手段 | 受害者损失 |
---|---|---|
信息获取 | 在QQ群发布“浪潮集团急聘行政助理,月薪6000+,包吃住”信息 | 轻信虚假招聘信息 |
初步沟通 | 诈骗分子自称“浪潮HR王经理”,通过语音沟通,要求发送简历及身份证照片 | 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
面试环节 | 发送伪造的“面试通知”,要求添加“主管QQ”进行线上“视频面试”(实际为预先录制的视频) | 未察觉异常 |
收费环节 | 以“入职需缴纳3000元岗位保证金,3个月内无过错退还”为由要求转账 | 被骗取3000元 |
失联收尾 | 收款后以“系统故障”“领导审核”等理由拖延,最终将求职者拉黑 | 资金无法追回,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相关问答FAQs
Q1:接到自称“浪潮HR”的电话,要求缴纳保证金,如何判断真假?
A:首先通过浪潮集团官网查找官方招聘电话回拨核实,而非直接使用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正规企业招聘绝不会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遇到要求转账的情况,可直接判定为诈骗,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Q2:如果在非官方平台投递简历后泄露个人信息,如何防范风险?
A:立即修改银行账户、社交软件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密码,开启手机安全软件的诈骗拦截功能,并关注银行账户动态,若发现信息被用于非法活动,需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银行及平台方举报,同时可向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