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ya中,提取面(Extract Faces)是一项基础且高频使用的建模功能,主要用于从现有多边形网格物体上分离选定的面,使其成为独立的新物体,这一操作在模型细化、部件拆分、UV编辑优化等场景中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功能原理、操作步骤、参数设置、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功能原理与核心用途
提取面的本质是通过复制选定的面并断开其与原网格的拓扑连接,生成一个独立的新网格对象,原物体保持不变,除非用户手动删除被提取的面,这一功能与“分离”(Detach)命令不同:分离会沿切割线将原物体分割为多个部分,而提取面仅生成新物体,原物体拓扑完整,其核心用途包括:
- 模型细化:对复杂模型的局部细节(如雕刻、硬表面)进行独立编辑,避免影响整体结构。
- 部件拆分:将模型中的可动部件(如角色四肢、机械零件)分离为独立对象,便于绑定或动画。
- UV优化:提取高密度面或复杂曲面进行单独UV展开,提升UV利用率。
- 纹理烘焙:提取特定面作为高模细节,用于法线贴图或AO贴图的烘焙。
操作步骤详解
提取面的操作流程简单直观,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目标面
- 进入建模模块(Modeling),确保物体处于多边形模式(Polygons)。
- 使用选择工具(Selection Tool)框选、点选或通过组件模式(Component Mode)选择需要提取的面,可通过快捷键
F11
切换到面组件模式。
执行提取命令
- 菜单路径:
编辑网格 > 提取面
(Edit Mesh > Extract Faces)。 - 快捷键:
Ctrl + Shift + E
(Windows/Linux)或Cmd + Shift + E
(Mac)。 - 热键菜单:在视图中右键点击选择面,通过标记菜单快速选择“提取面”选项。
参数调整(提取前或提取后)
执行命令后会弹出提取面选项(Extract Faces Options)窗口,参数包括:
- 偏移量(Offset):控制提取面的法线方向偏移距离,正值向外,负值向内,常用于创建厚度或分离间隙。
- 平滑角度(Smoothing Angle):定义面的平滑阈值,大于该角度的面会保持硬边,小于则自动平滑,适用于控制提取面的硬边/软边过渡。
- chamfer(倒角):勾选后会对提取面的边界进行倒角处理,生成新的环形边,常用于制作边缘细节。
确认与后续操作
- 点击“应用”或“创建”后,生成的新物体会自动命名(如
extractedShape1
),并继承原物体的材质和变换属性。 - 新物体默认处于选中状态,可进一步进行移动、缩放或编辑,若需删除原物体上的提取面,需手动切换到原物体并删除对应面。
参数详解与效果对比
参数名称 | 作用说明 | 典型应用场景 |
---|---|---|
偏移量 | 控制提取面沿法线方向的位移距离,单位为场景单位(如厘米、米)。 | 创建分离间隙、基础厚度(如墙面厚度)。 |
平滑角度 | 默认值为30°,调整可改变提取面的平滑效果。 | 控制硬边模型的边缘锐利度或软曲面的平滑过渡。 |
倒角 | 勾选后可设置倒角宽度(Chamfer Width),在边界处生成新的细分边。 | 制作螺丝边缘、装饰性倒角等细节。 |
示例:对一个立方体的顶面进行提取,设置偏移量为0.5,倒角宽度为0.1,顶面会沿法线方向外移0.5单位,并生成一圈0.1宽度的倒角边,形成凸台效果。

高级应用技巧
- 批量提取:配合选择模式(如“按选择历史”或“使用选择模式”),可一次性提取多个不连续的面,生成独立物体或合并为一个物体。
- 与合并结合:提取多个面后,通过“合并”工具(Combine)将新物体合并,再使用“附加到多边形工具”(Append to Polygon Tool)重新连接拓扑,用于复杂模型的重建。
- 雕刻流程:在ZBrush中导入Maya模型时,可先提取高密度面区域,导出为单独模型进行雕刻,再导入替换原模型,提升效率。
- 法线控制:提取后可通过“翻转法线”(Flip Normals)或“统一法线”(Consolidate Normals)命令修复法线方向错误,避免渲染显示异常。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拓扑断裂:提取面后,若新物体与原物体存在共享边,需确保原物体已删除对应面,避免后续操作出现拓扑错误。
- 材质丢失:提取面时,若原物体使用了复杂材质网络(如Shader Network),新物体需手动重新指定材质,或确保“继承材质”选项开启。
- 性能影响:对超大型模型(如百万面以上)提取面时,建议先清理历史记录(Delete by Type > History)以提升性能。
相关问答FAQs
Q1:提取面后,如何将新物体与原物体的边界焊接在一起?
A:提取面生成的新物体与原物体边界是分离的,若需焊接,需先删除原物体上的对应面,然后使用“附加到多边形工具”(Edit Mesh > Append to Polygon Tool)选择新物体的边界边,再点击原物体的边界进行连接,焊接后需检查法线方向是否统一。
Q2:提取面时如何保持UV不发生拉伸或错位?
A:提取面前需确保原物体的UV已合理展开,提取后,新物体会继承原物体的UV坐标,但若提取面跨越了多个UV壳,需手动进入UV编辑器(Window > UV Editor),使用“缝合UV工具”(Sew UV)或“布局UV工具”(Layout UV)重新整理UV,避免重叠或拉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