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语言演绎动作的“
现在进行时的本质是“正在进行的动作”,因此最直接的趣味化方式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身体表达。

- 角色扮演游戏:设定主题如“校园里的一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学生、保洁员等角色,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如 “I am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 “She is sweeping the floor.”),通过夸张的动作设计(比如模仿粉笔断掉时的慌乱、拖地时的大幅度摆动),让语言与肢体同步,强化记忆。
- 静音传声筒升级版:第一个人看到卡片上的动词短语(如“jumping rope”)后,不出声只能用动作表演,下一位观察者需用现在进行时猜出内容并继续传递,这种“动作→语言”的双向转换能快速建立“be doing”结构与实际场景的联系。
活动类型 | 操作步骤 | 目标能力培养 | 示例句子 |
---|---|---|---|
肢体剧场 | 分组抽取图片(跑步/做饭/画画等),用身体摆出对应姿势并配文“I’m...ing.” | 词汇联想+语法输出 | “We’re boiling water in the kitchen!” |
镜像模仿秀 | A做动作,B边模仿边说:“You are [verb]-ing, and I am also [verb]-ing!” | 主谓一致+并列结构练习 | “He is singing; she is clapping.” |
多媒体赋能:从静态文本到动态叙事
利用数字化工具将单向输入变为多维交互,能有效提升参与度:
定格动画创作
使用手机拍摄功能录制短序列照片(每秒1张),组合成逐帧动画——比如展示一只小猫从睡觉到伸懒腰、打哈欠的过程,学生为每帧配现在进行时的解说词(如 “The cat is sleeping.” → “Now it’s stretching its paws.” → “Look! It’s yawning widely!”),最终播放时,画面与语音同步,形成完整的“进行中”故事链,这种可视化手段能直观呈现动作的连续性和发展过程。
实时弹幕互动课
播放一段无配音的生活类短视频(如市集摊主称秤、咖啡师拉花),开启实时弹幕功能,要求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描述画面中的细节:“The vendor is weighing mangoes.” “She is pouring milk into the espresso machine.” 教师可随机截停画面,邀请学生补充更多观察点(颜色变化、工具使用方式等),培养细致观察与即时表达能力。
跨学科融合:在生活中捕捉“进行时”
脱离课本的限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现在进行时场景:

- 校园侦探任务:发放任务卡,要求找到5处符合“某人正在做某事”的场景并记录(如图书馆管理员整理书架→ “Mr. Li is arranging books alphabetically.”;园艺社同学浇水→ “They are watering seedlings with spray bottles.”),完成后小组分享,教师补充复杂结构(如there be句型结合进行时:“There are three students fixing the broken bench over there.”)。
- 家庭Vlog挑战:布置周末作业,让学生用手机拍摄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片段,并添加英文旁白解说,例如妈妈做饭时可以说:“My mom is chopping vegetables skillfully. She adds garlic next—oh, now she’s stirring the soup gently.” 这种真实语境下的输出比机械造句更具记忆点。
游戏化机制设计:竞争与合作的双重驱动
通过规则明确的竞赛或协作任务,将语法练习转化为社交乐趣:
✅ 限时抢答擂台赛
教师快速展示图片(如游泳、骑自行车、弹钢琴),学生举手抢答:“He/She/They is/are ___ing!” 答对积1分,错误则扣分;进阶版可加入干扰项(如过去式或将来时选项),增加辨识难度,积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动作明星”称号。
✅ 你画我猜·团队版
每组派一名代表背对屏幕,其余成员轮流用现在进行时提示词帮助其猜出目标词汇(例:目标为“dancing”,提示可以是 “People usually do this at parties.” / “Your arms and legs move rhythmically.”),限定时间内猜中最多的小组获胜,该活动迫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拆解动词特征,深化理解。
文化彩蛋:对比中外“进行时”表达差异
引入跨文化视角能拓展思维边界,

- 中文VS英语的隐性逻辑:中文常省略时间状语(如直接说“他在看书”),而英语必须明确“now”(He is reading a book now);但在某些固定搭配中,英语也会隐含持续性(如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虽无进行时标志词,却默认描述此刻状态),通过对比翻译练习(如将“外面正下着大雪”译为 “It’s snowing heavily outside”),学生能更敏锐地感知两种语言对“的不同编码方式。
- 方言趣味拓展:收集各地方言中描述动作进行的生动说法(如吴语区“伊勒烧饭哉”),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转述并翻译成英语现在进行时,体会语言多样性背后的共性规律。
FAQs
Q1: 如果学生总是混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怎么办?
A: 重点强调两者的核心区别——临时性vs习惯性,可通过对比练习强化认知:“He plays football every Sunday.”(习惯) vs “He is playing football right now.”(临时),设计情景对话:一人问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职业/习惯),另一人答 “He works as an engineer.”;再问 “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at the moment?”,引导回答 “He is repairing a car engine in the garage.” 通过反复对照,逐步建立清晰的时态边界感。
Q2: 如何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A: 采用“三维评估法”:①口语流利度(能否在对话中自然使用);②书面准确性(写作中是否正确添加be动词和-ing后缀);③应用灵活性(能否在不同场景如描述天气、体育赛事、突发事件时恰当运用),例如给出开放性题目:“Describe what you see through your window using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根据细节丰富度、语法正确性和创意评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