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康佳招聘为何出尔反尔?

康佳集团在招聘过程中被曝出“出尔反尔”的行为,引发了求职者的广泛质疑和不满,据多位求职者反映,康佳在招聘流程中存在承诺与实际不符、流程反复拖延、临时变更录用条件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求职者的权益,也让企业的招聘诚信备受拷问。

康佳招聘为何出尔反尔?-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了解,此次事件主要涉及康佳集团多个岗位的校招和社招,多位求职者表示,他们在通过康佳的笔试、面试等环节后,HR曾明确告知录用意向、薪资待遇、到岗时间等关键信息,部分求职者甚至已根据口头承诺辞去原有工作或调整个人安排,在约定的最后期限前,康佳方面却突然以“岗位调整”“业务变动”“流程优化”等理由单方面取消录用,或大幅降低薪资标准、变更岗位职责,某求职者称,其通过三轮面试后,HR承诺月薪12万元并签署了初步录用意向书,但在其辞去原工作后,康佳却告知因“预算缩减”,月薪调整为8万元,且需重新面试;另有校招生反映,在等待录用通知两个月后,康佳以“岗位编制冻结”为由通知其“暂缓录用”,至今未给出明确答复。

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不仅让求职者陷入“工作失联”的困境,更对他们的职业规划造成了实质性影响,求职者小张无奈地表示:“为了等康佳的通知,我推掉了其他三个offer,现在突然被取消录用,不仅错过了最佳求职季,还面临经济压力。”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康佳的招聘行为,认为其“缺乏契约精神”“浪费求职者时间”,甚至有人质疑康佳是否存在“虚假招聘”以储备人才、压低薪资的嫌疑。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招聘是企业与求职者建立信任的第一道关口,随意变更承诺或无故取消录用,不仅会损害企业品牌形象,更会影响内部团队的稳定性,康佳作为国内老牌家电企业,近年来在业务转型和人才引进上动作频繁,但此次招聘风波暴露出其在流程管理、风险控制和职业操守上的短板,企业因业务调整需要变更招聘计划本无可厚非,但应遵循诚信原则,提前与求职者沟通并给予合理补偿,而非单方面撕毁约定,企业需建立更规范的招聘流程,对HR的口头承诺进行约束,避免因个人操作失误或管理混乱导致劳资纠纷。

以下是针对此次事件的相关问答FAQs:

康佳招聘为何出尔反尔?-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1:康佳招聘出尔反尔,求职者可以维权吗?
A: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保留好招聘过程中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录用意向书、工资流水等,证明企业存在承诺与实际不符的行为;向康佳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企业履行承诺或赔偿损失;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通过法律诉讼追究企业的缔约过失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若因企业原因导致劳动者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Q2:企业招聘中“出尔反尔”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A:企业招聘中“出尔反尔”可能面临多重法律风险,若企业已发出录用通知书且求职者确认接受,该通知书可能被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要约,企业单方面取消可能构成缔约过失责任,需赔偿求职者的直接损失(如已支付的交通费、体检费)和间接损失(如因拒绝其他工作机会导致的收入损失);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如虚假岗位、承诺不兑现),可能违反《就业促进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行政处罚;大规模的招聘失信行为还会影响企业声誉,导致人才流失和品牌形象受损,间接影响业务发展,企业应规范招聘流程,审慎发出录用通知,避免因短期利益牺牲长期诚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