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s Max中,平面化命令(Flatten)是一个常用于将三维对象或顶点组沿指定轴向投影到二维平面的工具,主要用于简化模型、辅助贴图坐标调整或创建特殊造型效果,该命令隐藏在“编辑多边形”(Edit Poly)修改器的“多边形”或“顶点”子层级中,通过选择目标元素并设置轴向参数,可实现快速平面化处理,以下从功能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平面化命令的功能原理
平面化命令的核心逻辑是将选中的顶点沿单一坐标轴(X、Y或Z)移动,使所有顶点在该轴向上的坐标值统一,从而将三维结构“压平”为二维平面,沿Z轴平面化后,所有顶点的Z坐标将变为相同值(可自定义目标值),X和Y坐标保持不变,最终形成与XY平面平行的二维结构,该命令仅影响顶点位置,不改变模型的拓扑结构,适用于多边形、网格等多种对象类型。
操作步骤详解
进入编辑模式
首先选中需要平面化的对象,在修改器列表中添加“编辑多边形”(Edit Poly)修改器,或直接在可编辑多边形/可编辑网格对象上操作,根据需求进入不同子层级:
- 顶点层级:对模型的顶点进行平面化,适用于精细调整或局部平面化;
- 多边形层级:对选中的多边形进行平面化,适用于处理面片或区域平面化;
- 元素层级:对整个模型的所有元素进行整体平面化。
选择目标元素
使用选择工具(如框选、笔刷选择)选中需要平面化的顶点、多边形或元素,若未选择任何元素,平面化命令将提示错误。
执行平面化命令
在“编辑多边形”修改器的“编辑几何体”(Edit Geometry)卷展栏中,找到“平面化”(Flatten)按钮(部分版本可能需展开“更多”选项),点击按钮后,弹出参数设置面板,需指定以下关键参数:

- 轴向(Axis):选择投影平面,可选X、Y、Z轴,或视图平面(View Plane,以当前视图视角为基准);
- 目标值(Target Value):设置平面化后顶点在指定轴向上的坐标值,默认为0,也可手动输入数值(如Z=10,将所有顶点移动到Z=10的平面);
- 平面化方式:部分版本支持“选择平面化”(仅处理选中元素)和“平面化到视图”(按当前视图方向投影)。
确认效果与调整
点击“确定”后,选中的元素将沿指定轴向平面化,若效果不符合预期,可按Ctrl+Z撤销操作,重新调整参数或选择范围,对于复杂模型,建议结合“软选择”(Soft Selection)功能,实现渐变式平面化效果,避免生硬的边界突变。
应用场景与案例
平面化命令在建模流程中具有多种实用价值,以下是典型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 操作说明 | 案例效果 |
---|---|---|
贴图坐标优化 | 对复杂模型表面进行局部平面化,简化UV展开难度,避免贴图拉伸。 | 游戏角色衣物褶皱区域,平面化后UV排列更规整,纹理贴图更清晰。 |
建筑平面图生成 | 将三维建筑模型沿Z轴平面化,快速生成二维平面图,用于布局规划。 | 建筑模型选中所有顶点,沿Z轴平面化至Z=0,导出为CAD平面图。 |
造型设计辅助 | 通过平面化创建二维轮廓,再结合挤压、倒角等命令生成三维结构。 | 设计Logo时,将手绘曲线转换为顶点并平面化,挤压为立体文字模型。 |
模型简化与减面 | 对高精度模型的局部细节进行平面化,减少顶点数量,优化性能。 | 3D打印模型中,对非承重结构平面化,降低面数,提升打印效率。 |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 破坏性操作:平面化会永久改变顶点位置,建议提前备份模型或使用“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非可编辑模式),便于撤销调整。
- 轴向选择错误:若轴向选择不当(如本应沿Z轴平面化却选了X轴),可能导致模型扭曲,操作前需确认模型坐标系与轴向对应关系。
- 子层级限制:平面化命令仅在“顶点”“多边形”“元素”子层级可用,边层级无法直接使用,需通过转换选择实现(如选中边后,通过“边转顶点”再操作)。
- 法线方向影响:平面化后,模型法线可能发生反转,需手动调整“翻转法线”(Flip Normals)以确保渲染正确。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平面化命令能否保留模型的厚度,仅将表面顶点投影到平面?
解答:平面化命令本身无法直接保留厚度,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 在“顶点”子层级选中表面顶点,执行平面化;
- 复制平面化后的顶点组,沿法线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生成内表面顶点;
- 通过连接对应顶点,形成带厚度的封闭结构。
问题2:为什么平面化后模型出现破面或法线异常?
解答:通常由两个原因导致:

- 顶点重叠:平面化后多个顶点重合,导致多边形法线计算错误,需使用“焊接”(Weld)功能合并重合顶点;
- 法线方向不一致:平面化导致部分多边形法线反转,需进入“多边形”子层级,选中异常面,点击“翻转法线”或统一法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