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科技网

为什么招聘越来越难,招聘为何越来越难?人才荒还是求职者变了?

当前招聘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普遍反映“招人难、留人更难”,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环境到微观个体,从企业策略到求职者心态,招聘难的问题已形成系统性困境,需要从多维度进行剖析。

为什么招聘越来越难,招聘为何越来越难?人才荒还是求职者变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是根本原因,随着产业升级加速,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但相关人才培养周期长、供给量不足,导致“高端人才一将难求”,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压力,部分岗位需求萎缩,而求职者技能与新兴产业要求存在错配,形成“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矛盾,据人社部数据,2023年全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约为1.2,但制造业、IT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比率超过1.5,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求职者职业观念转变加剧了招聘难度,当代求职者,尤其是95后、00后新生代劳动者,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价值实现和职业成长空间,单纯依靠“高薪+加班”的传统招聘模式吸引力下降,他们倾向于选择企业文化包容、福利完善、弹性工作制的雇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品牌口碑提出更高要求,某招聘平台调研显示,68%的求职者会因“企业价值观不符”拒绝offer,这一比例较五年前上升了23个百分点。

第三,企业招聘策略滞后于市场变化,部分企业仍停留在“重招聘轻培养”的惯性思维中,要求求职者“即插即用”,忽视了人才潜力的挖掘与培养,招聘流程冗长、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普遍存在,有求职者反馈从投递到收offer平均耗时超45天,错失优质候选人,企业对薪酬定位缺乏市场敏感度,尤其是中小企业,薪酬体系僵化,难以与互联网大厂、外资企业竞争,导致人才流失。

第四,经济环境与行业波动加剧了人才流动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如教培、地产等经历深度调整,企业招聘趋于谨慎,而求职者则更看重“稳定性”,导致“大厂热、小厂冷”的现象分化,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等新型就业形态兴起,分流了部分传统岗位的求职者,企业需与更多元化的用工模式竞争人才。

为什么招聘越来越难,招聘为何越来越难?人才荒还是求职者变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信息不对称与招聘渠道碎片化增加了匹配难度,企业招聘信息泛滥,求职者难以筛选有效信息;简历造假、面试“放鸽子”等现象频发,企业招聘成本上升,据某HR服务商统计,企业平均招聘一个基层员工的成本达5000-8000元,而高管岗位成本甚至高达年薪的30%,但成功入职率不足60%。

为应对招聘难,企业需从优化薪酬福利、完善培养体系、提升招聘效率、塑造雇主品牌等多方面入手,同时政府、教育机构也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矛盾,共同构建健康的人才生态。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企业高薪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A:高薪并非唯一因素,求职者更关注长期发展,若企业缺乏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完善的培训体系或匹配的企业文化,即使高薪也难以吸引人才,岗位要求与候选人能力错配、招聘流程过长等问题也会导致“高薪招人难”。

Q2:中小企业如何与大厂竞争人才?
A:中小企业可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弹性福利(如股权激励、远程办公)、扁平化管理模式、快速晋升通道等差异化策略吸引人才,深耕细分领域,打造行业特色雇主品牌,也能在特定人才群体中形成吸引力。

为什么招聘越来越难,招聘为何越来越难?人才荒还是求职者变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